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俄语语音教学中传统模式与动态图像法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4-07-24 11:38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毕业论文,主要是关于俄语语音教学中传统模式与动态图像法的比较研究,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不论哪门语言,要达到交际的目的,都必须从语音学习开始。英国语音学家吉姆森曾对语音的重要性做过精辟的论述,“会讲任何语言,一个人只需学会它的50% 一90% 的语法,1% 的词汇便足够用了,但语音知识却必须近乎100% 的掌握”。由此可见,语音学习是外语学习的基础,语音水平对外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起着决定作用,任何人学习语言,必先得过好语音关,语音是听、说、读、写、译的基础,语音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一、俄语语音教学的传统模式及其弊端目前俄语语音教学主要采用模仿法和对比法。模仿是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生物学中的模仿是指通过观察和仿效其他个体的行为而改进自身技能和学会新技能的一种学习类型。模仿在心理上是一个随着感知进行再现或尝试的过程。模仿可以分为有意模仿与无意模仿两大类。有意模仿是模仿者有目的、主动的模仿;无意模仿并非绝对的无意识,只是意识程度相对比较低。模仿对外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因为模仿是习得语言最有力的手段,离开了模仿几乎可以说不可能掌握任何语言。通常外语语音教学使用直接模仿法和分析模仿法。直接模仿指教师在不做任何解释的情况下学习者无意识地进行模仿,学生反复跟读,不断重复,最终达到满意的发音效果。在学生学习语音的过程中,他们不去考虑音是如何发出的,与已经习得的母语近似音存在怎样的异同,基本处于无意识地模仿状态。反之,分析模仿法则需由教师在教授语音的过程中说明音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特点,让学习者自觉地、有意识地模仿。由于语音教学的目的通常只在于学生能够实际学会发音,甚至不要求百分之百的纯正,只要不影响交际即可,因此通过简单模仿能够正确发出的那些音位,使用直接模仿法也是可以的。而对另一些较难掌握的音来说,仅仅直接模仿就不够了,应该让学习者理解发音的部位和特点后再进行自觉模仿。在自觉模仿语音的过程中,学习者意识到自己的发音动作,能自觉控制自己的发音器官。为此,教师有必要简略地介绍发音方法和发音器官的动作,必要时还须进行适当的比较,要求学生在模仿过程中自觉调整发音器官的动作。在俄语专业课堂上,由于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和教师自身作为外语学习者的语音知识的限制,多采用直接模仿法,最典型的练习模式为“听音一跟读”,学习者在这种练习模式下无意识地进行模仿,一些对于中国学生并不困难的俄语语音采用此法习得是可行的。但是由于俄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其语音体系亦是千差万别,中国学生学习俄语语音的难点在于俄语中的清、浊(如FI一6,一Ⅱ),软、硬(如K—K ,T—T )成对辅音的发音和听音辨析,以及一些汉语里没有的如[P]音的发音,还有一些俄汉语中发音近似的音或音节,如qi—,ji—T ,xie—me,ca—aa等,再有一些俄语里比较近似的音或音节,如ma—c丑,II—T ,TH一ⅡH等,这些音和音节的掌握光靠简单的模仿是不够的,因此在俄语语音课堂上利用自觉模仿是必要的,而目前教学实践中该法的运用却并未达到理想的语音学习效果,这是由于教师或教科书中介绍的发音方法及发音特点多是文字说明,过于抽象,晦涩难懂,起不到指导学生正确发音的作用,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学习语音的积极性。可以说,目前俄语语音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在俄汉语近似音的学习过程中,除了模仿法,主要还采用对比法。对比法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手段之一,运用于各个方面的语言教学。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叶发展起来的认知理论给予传统的对比法新的诠释。认知理论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其行为的信息加工理论为第二语言习得提供了广泛的理论支持。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大脑对新的信息的吸收和加工是以旧的信息(知识)为基础的,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新的第二信号系统(外语)只有在旧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母语)基础上才能同第一信号系统相联系。原有的第二信号系统一旦建立,笔耕文化推荐期刊,便有强大的保守作用,对新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建立能产生迁移,也能产生干扰,预防干扰的有效手段为充分利用正迁移,即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中国学生的发音基础和听觉基础都是汉语的,在初学俄语时他们无法形成俄语的发音和听觉体系,使得他们不能正确发音或者自身无法判断所发之音是否正确,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模式的练习“听音,跟读”只会使学生盲目的无意识模仿,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在学习一个新的俄语音时,他们自然而然地会与发音相近的母语音建立联想,在缺乏相关理论知识的情况下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如把俄语的清、浊辅音发成或听成汉语的送气、不送气音,所以对两种语言的语音体系进行对比,找出其发音方法及发音特点上的异同是很必要的,能够使语音教学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到目前为止,国外,尤其是俄罗斯关于语言对比理论及其在外语教学中重要意义的论着很多,理论基础雄厚,但在俄汉语语音对比分析方面的专着还未发现,对此进行的专门阐述也并不多,HBaHOB,A.H.在《现代汉语语法》一书中对俄汉语语音进行了比较,Kacnrtartna,E.A.和HBaHOBa,M.A.在自己的副博士论文中都提及了俄汉语音对比对语音教学的重要意义,但这些研究相对于国内的研究并不系统、全面。国内对俄汉语语音系统的对比研究还是很充分的。赵作英在1985年出版的《俄语实践语音、语调》和陈君华在1997年出版的《俄语语音学教程》都对俄语语音做了系统详细地描述,同时对俄、汉语元音、辅音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前者还在书中配了大量直观的俄汉语近似音静态发音比较图。诸葛苹等在2001年出版的《俄汉语语音对比实验研究》一书中着重从声学角度对俄汉语音进行了比较。除上述专着外,近年来俄汉语音对比方面的论文也较多,其中包括:刘绯绯的《新视点下的俄语语音教学测量一信息技术应用设计的基础》(《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7,24—27);张宏莉的《专业俄语语音教学之我见》(《社科纵横》1997.3,71—72);张俊莲,赵军的《俄语语音教学浅谈》(《函授教育》1999.4);郑文东的《在语流中克服汉语语音对俄语语音的“负转移”》(《俄语学习》,2006.3);何梅的《浅谈俄语强化教学中的语音教学》(《俄语学习)2002.3);单荣荣的《顺利度过俄语语音导论阶段》(《俄语学习》,2005.1)。



本文编号:5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5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c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