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顾德希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5 14:12

  本文关键词:顾德希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顾德希 语文教育思想 使学生有效参与语文学习


【摘要】:顾德希先生始终坚持“使学生有效参与语文学习”的思想,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他的探索实践对当前的语文课程有许多启发意义和实践价值。顾德希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了许多语文教育教师,被认为是语文教师的楷模。因此,对顾德希先生语文教育思想及其形成的原因进行研究,不仅对总结北京名师优秀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是必要的,对推动北京市开展打造优秀教师队伍的“名师发展工程”也具有借鉴价值。 本文主要阐释顾德希先生“使学生有效参与语文学习”的思想,并分析其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及教育思想对我们的现代启示,以期对当今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及青年教师的成长有所启发。本文的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包括研究出发点与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三部分。第二章是顾德希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对其思想概述及核心思想进行了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顾德希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进行了阐述。第四章是顾德希语文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包括学生主体性教育思想、把握语文教学规律和立足实践、讲求实效。最后是结语,对全文的主要观点及笔者的写作目的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本文的局限和不足。
【关键词】:顾德希 语文教育思想 使学生有效参与语文学习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0-0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一、研究出发点与研究意义8-9
  • (一) 研究出发点8
  • (二) 研究意义8-9
  • 二、文献综述9-12
  • (一) 以往对顾德希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9-10
  • (二) 以往对语文教育家思想研究之研究方法的综述10-12
  • 三、研究方法12-14
  • (一) 文献研究法12
  • (二) 内容分析法12
  • (三) 人物访谈法12-14
  • 第二章 顾德希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14-23
  • 一、顾德希语文教育思想概述14-21
  • (一) 字义教学观14-15
  • (二) 语感培养观15
  • (三) 学科自身建设观15-19
  • (四) 教学方式观19-20
  • (五) 教师发展观20-21
  • 二、顾德希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使学生有效参与语文学习21-23
  • 第三章 顾德希语文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23-42
  • 一、丰富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23-32
  • (一) 高中生阅读基本能力研究23-28
  • (二)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探索28-32
  • 二、求新意识与探索精神32-34
  • (一) “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好奇到老”32-33
  • (二) 不等不靠地解决问题33-34
  • 三、瞻“前"与顾"后”34-39
  • (一) 审慎对传统,善读“无字”书34-37
  • (二) 释放正能量,提携“后来者”37-39
  • 四、责任感与淡泊名利39-40
  • (一) “对语文教学的赤胆忠心”39
  • (二) 不做“讨好的事情”39-40
  • 五、家学渊源与知识学养40-42
  • (一) “耳濡目染一些有益的东西”40
  • (二) “他好像什么都会”40-42
  • 第四章 顾德希语文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42-50
  • 一、把握语文教学规律42-45
  • (一) 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42-43
  • (二) 尊重学生个体的合理需求43
  • (三) 扩大语文教学的视野43-45
  • (四) 教师注重身教的作用45
  • 二、语文能力的定位研究45-46
  • 三、信息化教学46-48
  • (一) 信息化教学的目的46
  • (二) 信息化教学的长期性46-47
  • (三) 信息化教学的学科化47
  • (四) 信息化教学的个别化47-48
  • 四、立足实践,讲求实效48-50
  • (一) 结合教学实际思考问题48
  • (二) 提高语文教学及研究的实效性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策三;教育主体哲学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2 顾德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6期

3 张天宝;试论主体性教育的目的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06期

4 顾德希;建立实际应用语言的知识系统——张志公先生对语文教学科学化的一个重要设想[J];课程.教材.教法;1992年12期

5 顾德希;语文高考对学科教学的正导向作用[J];人民教育;1999年09期

6 刘希娅;;学校发展要走“文化育人”的大道[J];人民教育;2011年12期

7 胡重光;关于教学规律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02期

8 顾德希;关键在于整合——课件设计的问题及出路[J];语文建设;2002年06期

9 顾德希;语文教学的世纪性突破——谈十几年的高考阅读测试[J];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07期

10 周一贯;;“课标”语境中的语文传统教学经验审视[J];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522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522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4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