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主日学校办学模式研究(1780-1803年)
发布时间:2017-07-06 17:26
本文关键词:英国主日学校办学模式研究(1780-1803年)
【摘要】:主日学校是英国中产阶层为社会底层儿童开设的一种提供免费教育的慈善学校。1780年格罗斯特郡的一位出版商罗伯特·雷克斯在家乡创办了第一所主日学校。在其影响下,主日学校开始陆续在英国各地出现,引发了一场自工业革命以来影响深远的民众教育普及运动。 本文研究的核心是1780年至1803年英国主日学校的办学模式,力图阐述以学校办学宗旨、教学活动和管理机制为主的办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并且对这一时期主日学校办学模式所具备的教育和社会价值作简要概括。本文将分为前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的前言主要阐述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基本概念的解析和相关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二部分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章节。 第一章是办学宗旨的确立。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社会的转型进入到了高潮,随之而来的是道德沦丧和信仰危机的蔓延。与此同时,工厂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童工失学现象引发了中产阶层的极大关注,创办主日学校成为规范底层阶级思想意识,,维护工业社会正常秩序的必要途径。于是出现了罗伯特·雷克斯创办的主日学校。主日学校致力于培养底层民众的宗教情怀,使其成为虔诚的基督教信徒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在主日学校的办学过程中,不同阶层之间的联系迅速增进,促使这一时期因社会转型导致的日益尖锐的社会隔阂和偏见逐步弱化。 第二章是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师、学生、教授体系和教学资源作为主日学校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各自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聘用和生源的择定成为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学校对由中产阶层和神职人员组成的教师队伍在宗教和道德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主日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社会底层的贫困儿童,并且制定了规范的入学程序。与此同时,主日学校教授体系的建构注重宗教情怀的培养,辅之简易的文化知识,运用以班级为单位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本章节还将详细阐述学校教学资源中有关教科书、图书馆和校舍的具体内容。 第三章是管理机制的运行。在主日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中具备权责分明的人员建制。同时还在主日学校内部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有关监督、奖惩和作息等的日常管理制度。在主日学校的宏观管理中学校管理委员会、主日学校团体及家长各自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的第三部分是结语,笔者将简要概括1780年至1803年英国主日学校办学模式的清晰完整的轮廓,并总结这一时期主日学校的办学模式对以后学校的运作以及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主日学校 办学模式 英国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556.1;K56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前言10-19
-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10-15
- 二、基本概念辨析15-17
- 三、相关的研究理论与方法17-19
- 第1章 办学宗旨的确立19-30
- 1.1 捐办与互动:主日学校的办学主体19-25
- 1.1.1 罗伯特·雷克斯的成功尝试20-21
- 1.1.2 中产阶层和教会的协力推动21-23
- 1.1.3 “社会链条”的重新构接23-25
- 1.2 秩序与信仰:主日学校的价值追求25-30
- 1.2.1 注重规范学生品行的培养目标26-28
- 1.2.2 舆论的质疑与校方的回应28-30
- 第2章 教学活动的组织30-50
- 2.1 教师的聘用30-35
- 2.1.1 神职人员和访问教师构成的师资主体31-33
- 2.1.2 被聘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33-34
- 2.1.3 高年级学生组成的教师助手34-35
- 2.2 生源的择定与入学程序35-39
- 2.2.1 以经济条件和年龄为标尺的入学资格36-37
- 2.2.2 以教区为单位的推荐制入学37-39
- 2.3 教授体系的建构39-44
- 2.3.1 宗教陶冶与世俗教育的结合39-41
- 2.3.2 “按部就班”教授方法的运用41-42
- 2.3.3 “双轨”分班制的推行42-44
- 2.4 教学资源的配置44-50
- 2.4.1 教科书的选用标准与用途分类44-46
- 2.4.2 校舍的选址与构造规划46-48
- 2.4.3 图书馆的缘起与管理规定48-50
- 第3章 管理机制的运行50-61
- 3.1 主日学校内部管理中的规章明细50-55
- 3.1.1 学校内部管理中权责分明的人员建制50-52
- 3.1.2 基于学生品行和课业考核的奖惩制度52-54
- 3.1.3 参照学生出勤的点名登记制54-55
- 3.2 主日学校宏观管理中的角色分工55-61
- 3.2.1 决策与监督:学校管理委员会的实质作用56-57
- 3.2.2 指导与辅助:主日学校团体的物质支持57-59
- 3.2.3 响应与配合:父母的模范作用59-61
- 结语61-63
- 参考文献63-68
- 附录68-71
- 导师及作者简介71-72
- 后记72-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穗;英国工业革命中的福音运动[J];世界历史;1998年03期
2 周文英;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卫斯理宗(1740-1840)[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3 潘懋元,邬大光;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变化与走向[J];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4 赵庆典;论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J];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5 许志强;;英国主日学校运动的背景、发展与影响[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07期
6 杨豫;英国工业革命与民众文化水平[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7 杨帆;;从《爱弥儿》探究卢梭的教育思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S1期
8 施义慧;;19世纪英国工人阶级子女童年生活转型原因探析[J];史学月刊;2006年12期
9 刁小伟;;浅析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主日学校运动[J];文教资料;2006年11期
10 李霄翔,舒小昀;从自由放任走向适度干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国家的教育政策[J];学海;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527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527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