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数字化教育的转型升级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数字化教育的转型升级
【摘要】:当前我国的数字化教育面临信息系统维护、数据与资源共享、科学管理与决策、技术与教学深层次整合等方面的诸多瓶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泛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数字化教育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泛在学习、智慧教学、智能管控和基于数据的科学评价成为数字化教育转型的风向标。我国数字化教育的发展路径包括:升级改造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环境;创新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教育发展;建设国家级数字化教育云服务平台;创新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内容与模式;建设、汇聚海量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教育管理与运行机制,政产学研用五方联合。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数字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 泛在学习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开放环境下学习资源进化机制设计与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CCA13013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科技的大踏步发展为教育系统变革和教育梦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通过实施“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着重解决国家教育信息化全局性、基础性、领域共性重大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平;苗杰;胡铮;田辉;;泛在网络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2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3 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4 黄荣怀;胡永斌;杨俊锋;肖广德;;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5 杨海志;;城乡二元化地区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12期
6 贺志强;庄君明;;物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7 陈如明;;泛在/物联/传感网与其它信息通信网络关系分析思考[J];移动通信;2010年08期
8 杨现民;余胜泉;;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进化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9期
9 严霄凤;张德馨;;大数据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红;;论信息化教学在英美国家概况课程中的应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张强;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徐芳;浅析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周玉滨;付国鑫;宋海峰;;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设计与开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1期
5 张平;苗杰;胡铮;田辉;;泛在网络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6 刘高潮,郑小平,赵永恒;信息技术与天文课程整合的一种有效形式——WebQuest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7 于海征;边红;王爽;;大学教育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孔颖;;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9 孙莹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特征及应用研究[J];才智;2009年02期
10 罗孝银;罗宏莉;夏先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学习[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林爱兵;;新媒介时代受众:媒介素养、媒体素养和传媒素养教育[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骆丽璇;;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凌;;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之我见[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何妙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6 陆凤瑾;;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7 周述璋;刘林;张瑞秋;;信息技术与工程图学教育[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李文彬;陈金鹰;;“大数据”应用技术探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孟繁宇;低速无线个域网中的CHIRP扩频通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李奕;物联网信道模型及相关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简婕;支持高阶思维发展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赵建华;Web环境下智能协作学习系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任剑锋;非面对面CSCL交互行为促进策略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叶成林;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系统建模与设计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晓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践个案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倩;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率[D];苏州大学;2010年
3 魏会廷;高中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自我培养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金建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技术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丽敏;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整合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崔颖;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禹莉;基于“农远工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许文超;e学校环境对课堂文化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袁博;论网络环境下的高中作文教学[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马前;数字化学习对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运江;李宏阶;徐鹏翔;;多媒体教室声学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2 陈琦,张建伟;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模型——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生态观诠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3 张平,纪阳;移动泛在业务环境及其体系架构设计的挑战[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4 黄荣怀;;中小学数字校园的建设内容及战略重点[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年08期
5 周立元;;基于资源的开放式网络课程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4期
6 李徐平;和金生;;新划分标准下的知识进化与知识传播模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张平;;移动泛在融合的通信业务发展趋势[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8年01期
8 陈时见,王冲;论网络学习资源的意义、功能与类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9 钟志贤;论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10 杨满福;林雯;;论高校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质量困境与出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祥;RFID技术在物联网中应用的关键技术探讨[D];江苏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奕民;数字化教育环境与教师专业发展[J];班主任;2004年11期
2 钱根林;郭培新;;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1年02期
3 ;远教时讯[J];远程教育杂志;2002年05期
4 李克东,谢幼如;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技术研究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5 皮武;;数字化教育发展的人文价值取向[J];教育评论;2007年01期
6 吴静亚;;数字化教育社区的应用新路[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15期
7 周筱来,王敏,刘大文;数字化对教育技术的冲击[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版);2001年03期
8 佘占宏;;数字化教育与数字化人才培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9 安安;;挑战“数字化教育”[J];程序员;1999年09期
10 ;教育动态[J];网络科技时代;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小红 禹媚;“数字化教育”步伐铿锵[N];中山日报;2010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韩强;屈凤侠委员 推进数字化教育[N];江淮时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堵利;数字化教育软件引领教学新时代[N];农民日报;2000年
4 吴春燕 廖志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N];光明日报;2004年
5 李琨;北京朝阳区数字化校园建设迈上新台阶[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6 记者 马霞;“二十一世纪数字化学习”高峰论坛举行[N];科技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钟伟;用数字化手段服务学习型组织[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郭平;信息化建设 要面向未来教育[N];计算机世界;2010年
9 ;初尝甜头[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志强;教育与网络齐飞[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晓;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构建[D];南昌大学;2010年
2 吉仁巴雅尔;乌审旗数字化教育平台需求分析及平台的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龙欣;逻辑推理型数字化教育游戏的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路路;区域性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现状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5 董宏建;论数字化教育的人文反思与建构[D];河南大学;2004年
6 于瑞娜;注意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教育游戏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雪燕;促进发散性思维发展的数字化教育游戏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哲;数字化游戏的学习支架设计与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于天宝;基于激励理论的数字化教育游戏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任新洁;数字化教育资源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41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541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