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中国教育史教学若干问题刍议
本文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中国教育史教学若干问题刍议
【摘要】:中国教育史学科在边疆民族地区有着特殊作用.仅就教学而言,目前它正面临两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处理好与民族教育史的关系,二是如何应对新史观的挑战.由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差异性特征,简单沿用内地高校教学模式,可能无助于解决上述问题,故而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重点要在教育史观、课程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积极加以调整.
【作者单位】: 喀什师范学院教育系;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中国教育史 教学
【分类号】:G652;G529-4
【正文快照】: 中国教育史是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和师范大学(学院)教育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提高学生教育专业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就开设情况而言,目前它在上述高校具有不分地域的特点.然而,随着民族教育问题愈益受到重视以及教育史研究本身出现的新变化,边疆民族地区此类课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姚霖;吴明海;;少数民族教育史:中国教育史研究不应忽视的学术领域[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年05期
2 李永;周洪宇;;微观史学与中国教育活动史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06期
3 周洪宇;申国昌;;教育活动史:视野下移的学术实践[J];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4 张学强;王江荷;;价值观念与研究路径——关于开展民族教育史研究的几点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5 周采;;论全球史视野下的教育史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9期
6 张斌贤;王晨;;整体史观:重构教育史的可能性[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7 陈启能;略论微观史学[J];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01期
8 施诚;;全球史研究主题评介[J];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科;;马克·布洛赫“倒溯法”探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2 尔杰草;;多元与和谐:现代民族高校教育的关系思维点[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3期
3 姚霖;吴明海;;少数民族教育史:中国教育史研究不应忽视的学术领域[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年05期
4 郦苏元;;中国早期电影史的微观研究[J];当代电影;2013年02期
5 钱芳华;;试析卡洛·金兹堡微观史学思想——以《夜间的战斗》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全守杰;;包尔生与德国大学的研究——基于中译本《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的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年01期
7 燕慧;张学强;;民国时期西北民族教育问题二十年研究述评[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1期
8 李世荣;;回族民族形成的历史轨迹考论[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9 李忠;;建国后教育史研究取向的转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黄宝权;;新文化史视域下教育活动史研究的“三个转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志永;建国初期河北省婚姻制度改革研究(1950-1956年)[D];复旦大学;2003年
3 张正锋;权力的表达: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兵;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程新贤;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婚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何楠;《玲珑》杂志中的30年代都市女性生活[D];吉林大学;2010年
7 武翠红;传统与变革:英国教育史学历史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立军;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姚霖;壮族古代教育思想史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田汝英;“贵如胡椒”:香料与14-16世纪的西欧社会生活[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芳华;卡洛·金兹堡微观史学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龙飞;隐现二百年[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军华;清末民国时期奇台地区社会生活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4 郭利;青岛台东商圈变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张立达;生存哲学反思下的唯物史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夏小娜;在新社会史与新文化史之间:戴维斯妇女史研究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7 张茜;皮埃尔·布尔迪厄对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的影响初探[D];浙江大学;2008年
8 崔璨;勒华拉杜里微观史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晓琳;从鸥浦乡俄罗斯民族村变迁看中(苏)俄关系的演变[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苑莉莉;动态变化中的“年鉴形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晴佳;;思想之树长青——评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J];读书;1987年02期
2 费孝通;跨文化的“席明纳”──人文价值再思考之二[J];读书;1997年10期
3 许可峰;;教育史学科如何走近实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Ю.阿法纳西耶夫 ,李君锦;“年鉴”学派基本理论的演变[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05期
5 杨雁斌;口述史学百年透视(上)[J];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02期
6 张斌贤;;教育史学科的双重起源与外国教育史课程教材建设的“新思维”[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皮尔.卡斯巴;霍益萍;;谈欧洲教育史研究方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张斌贤;;重构教育史观:1929—2009年[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9 朱本源;近两个世纪来西方史学发展的两大趋势[J];世界历史;1986年10期
10 张亚群;;从探索规律到阐释文化——教育史研究的新路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薄洁萍;[N];光明日报;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成宪;20世纪关于中国教育史分期问题的探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3期
2 ;中国教育史上五个“第一”的诞生[J];上海人大月刊;2000年10期
3 刘长飞;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变革——第一代女大学生的产生[J];历史教学;2001年10期
4 白蕾;高峦明镜 清流惠风——《中国教育史论》评介[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5 杜成宪,张继玺;20世纪关于中国教育史发展线索问题的探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6 高敏贵;对中国教育史分期的新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李力;;学术性:两难境地的必须选择——中国教育史学科功能定位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8 刘立德;;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史学科教材建设反思与前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5期
9 易琴;;孕育与萌芽——潜学科时期的中国教育史学科探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9期
10 杨小微;葛延风;苏杨;;期待中国教育史上新的里程碑[J];教育与职业;2010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成宪;;对“中国教育史”的几层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的辨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张量;;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群星灿烂的香港达德学院述略[A];中国近代史及史料研究[C];2010年
3 高增德;;应当确立雷沛鸿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程方平;;对五十年代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几点看法——兼谈新中国教育史的编写问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谭晓玉;;浅谈我国“中学”的起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5)——中国基础教育史研究(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工读教育等)[C];2009年
6 刘修明;;序三[A];上海市少儿茶艺教学活动十周年文集[C];2002年
7 任之强;关永平;;踏过五年“师陶”路 喜看“继陶”后来人[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8 周险峰;周训梅;;士的崛起及其对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于敬模;张增印;;试论“抗大”的办校特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郑丹平;;孔子重“学”思想述略[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作忠;陈青之和《中国教育史》[N];团结报;2002年
2 ;中国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系主任 杜成宪 上海行健学院讲师 张爱勤;孟宪承与现代中国教育[N];文汇报;2011年
4 赵俊芳;近代中国教育史上的“留洋冷”[N];光明日报;2002年
5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刘彭芝;期待中国教育史上新的里程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 俞立中;惠及丽娃学子的学者[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江南;儿时课本好收藏[N];江淮时报;2006年
8 通讯员 黄凌云;提升中山教育软实力[N];中山日报;2006年
9 ;新华社社评:中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中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易琴;知识传授与学术探究: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图景[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顾月琴;日常生活变迁中的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车如山;先秦时期的社会教育[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胡崇芝;《美育》杂志与“五四时期”新美育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柳征;周代教育变化及其对士的影响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左春波;汉代私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赵肖楠;汉代太学教育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49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549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