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行动研究的内在逻辑及其教育启示

发布时间:2017-07-19 01:07

  本文关键词:行动研究的内在逻辑及其教育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行动研究 内在逻辑 教育启示


【摘要】: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在理论基础、研究主体、研究场域、研究目的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行动研究具有自身内在的逻辑,即"行动-研究"逻辑、"反思—行动"逻辑、"理性-反思"逻辑。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走向融合是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方向。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行动研究 内在逻辑 教育启示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行动研究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由盛到衰再到复兴的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1]由此行动研究再度兴起,并作为实践取向的教育研究范式弥补了教育研究的实践困扰,促进了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明全;行动研究与课程创新[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2 赵明仁;蔡瑞萍;;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分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年03期

3 郑金洲;行动研究:一种日益受到关注的研究方法[J];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01期

4 陈向明;;什么是“行动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子超;;双重孤独之后的幻影——谈《聊斋志异》中的狐鬼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2 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6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7 蔡庸礼;;写作文化精神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8 王晓岗;;审美意识形态论是第一原理吗——对文学理论教学的一个想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杨增和;论佛教对日本物语文学思维图式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李恩来;符号的世界——人学理论的一次新突破——恩斯特·卡西尔人学思想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胜祥;;中国农民土地所有权幻觉探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晓玲;;国内中小学校本教研机制探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易全勇;辛竹叶;;课程知识选择与社会控制——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49-1956)课程运营为个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艾翔;;换个符号,美在人间天堂——浅析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符号[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5 吴彤;;试论S&TS研究的哲学基础与研究策略——从科学实践哲学的视野看[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6 刘晓青;;有限论视域下宇宙图景的转化[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卢艳君;;对默顿科学社会学未来发展走向的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8 王丽;;技术中的符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韩云波;;论大陆新武侠的文化先进性[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珂;;新诗要适度重视音乐形式高度重视排列形式——新诗技法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举隅[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褚连波;湘西文化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佳;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淼;中学生反思性数学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杨;研究性学习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韩红梅;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对教育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6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7 张蒲香;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8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林曼红;教师的课堂情境知识及其建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莉萍;中学语文语感教学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中英;;教学认识过程中的“错误”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2 杨明全;课程变革的学理分析:性质、功能与过程[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巧红;杨改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之行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09期

2 汪霞;对课程行动研究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6期

3 王清;;浅谈怎样进行行动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年05期

4 柳夕浪;反思行动研究[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10期

5 宋雪冬;“行动研究”模式与学者型外语教师的培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古典精神及其转化[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3期

7 徐小松;;行动研究:改进学校教学——国外教学改革实例分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年06期

8 吕立杰,马云鹏;课程行动研究:方法论视角的探讨[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9 孙冬梅,马金玲;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教育行动研究[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海莺;关于教师参与课程行动研究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3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文智;;行动研究改善康复护理内涵[A];中国康复护理学术高峰论坛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钱音;;也说实践性智慧[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马达;;行动研究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朱志权;;行动研究:让花一样的面庞绽放花一般的微笑[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5 连茂廷;房元霞;;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严霞;;诗意地言说课程行动研究——初探行动研究话语的表述[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7 林颖;吴鼎铭;;网络集体行动研究的多元逻辑与范式变迁[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8 祝卓宏;高文斌;陈祉妍;刘泽文;高晶;;青少年网络成瘾治疗方案的行动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丹豫晋;刘映海;苏连勇;;3例初中生网络成瘾体育干预行动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刘洪敏;;广平一中“新课堂教学团队亮点展示”案例分析报告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有效学习途径的行动研究》阶段性成果[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五届优秀课题成果展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齐林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 郑新蓉 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小学教师 房彦红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国际部 张福勤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韩淑萍;在行动研究中获得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武穴市梅川中学 刘平选 蔡中平 张健;开展行动研究 提高复习水平[N];黄冈日报;2014年

3 肖 川 胡德维;把校本行动研究作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N];中国教师报;2005年

4 裴娣娜;教师如何研究课程改革[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山东省高密市教科院 王玉兵;山东高密:行动研究改变低效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青岛开发区一中 赵秀琴;行动研究——教师自我发展的新途径[N];学知报;2010年

7 李原付;行动研究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运用[N];黔西南日报;2010年

8 理查德·萨格;释放反思性实践的魔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刘良华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教授;一线教师,做个教育的草根研究者[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刘良华;成为有思考习惯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谭清;建构主义视野下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课堂行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曼君;“课堂辩论”行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2 王群艳;行动研究与英语教师自我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杜文娟;教师行动研究与专业发展[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郁;行动研究: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D];中南大学;2009年

5 董燕;教学行动研究探索:方法与实践[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程(纟丽);英语教学行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瑞君;英语第二语言写作中的行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冯丽娜;改进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精读学习方法的行动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许莎莎;一位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行动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杨芳权;辅助房县一中高一“学困生”摆脱“学困”的行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60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560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e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