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社会网络视角下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05:08

  本文关键词:社会网络视角下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虚拟社区 知识共享 社会网络视角 人际互动关系 知识共享网络


【摘要】:随着互连网的普及,教育信息化软硬件资源已经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充分共享,如何应用这些资源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标。近年来,作为网络教育形式之一的教育虚拟社区,深受广大学习者的青睐。因此,如何让广大学习者主动自愿地参与到社区中,并且愿意贡献出自己的知识,对社区产生归属感,实现知识的深度共享,最终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这是教育虚拟社区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目前推进全球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 我们知道,知识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知识共享活动的发生最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要研究如何提高知识共享活动水平,还是要从人本身这个主体出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社区知识共享活动背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社会关系网络,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成为新的研究范式。 本研究正是基于以上的背景而提出的。本文在前人对知识共享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网络理论和知识共享理论,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社区中人际互动关系网络结构,建立融合人际互动关系和互动结构的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模型,分析社会网络下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活动影响机制,探索知识共享网络结构特征。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首先本论文提出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模型。笔者先对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进行解读;其次,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分析社会网络与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活动关系;最后,对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过程进行分析,构建融入人际互动关系和互动结构的知识共享模型。 接着,本文对社会网络下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活动影响机制进行分析。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人际互动关系和互动结构对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活动的影响机制,最后归纳出社会网络下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网络结构特征。 最后,我们通过"Ucinet互助”QQ群案例对前文的分析做出验证,为提高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水平提供依据。
【关键词】:教育虚拟社区 知识共享 社会网络视角 人际互动关系 知识共享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3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13-15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3.3 创新点15
  • 1.4 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综述15-17
  • 1.4.1 社会网络视角下知识共享研究15-16
  • 1.4.2 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16-17
  • 1.5 本章小结17-18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18-24
  • 2.1 教育虚拟社区18-21
  • 2.1.1 教育虚拟社区的定义18
  • 2.1.2 教育虚拟社区的分类和特点18-21
  • 2.2 社会网络理论21-23
  • 2.2.1 社会网络理论的主要内容21-22
  • 2.2.2 社会网络相关概念22-23
  • 2.3 本章小结23-24
  • 第三章 社会网络视角下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模型24-34
  • 3.1 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解读24-26
  • 3.1.1 知识及其分类24-25
  • 3.1.2 知识共享的不同理解25-26
  • 3.2 社会网络与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26-31
  • 3.2.1 社会网络视角26-29
  • 3.2.2 社会网络与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29-31
  • 3.3 社会网络下知识共享模型31-33
  • 3.3.1 教育虚拟社区人际互动关系31
  • 3.3.2 教育虚拟社区中的互动网络结构图31-32
  • 3.3.3 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模型32-33
  • 3.4 本章总结33-34
  • 第四章 社会网络视角下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活动影响机制34-42
  • 4.1 访谈情况介绍34
  • 4.2 互动关系与知识共享34-37
  • 4.2.1 强弱联结与知识共享34-35
  • 4.2.2 互惠性与知识共享35-36
  • 4.2.3 认知结构关系与知识共享36-37
  • 4.3 互动网络结构与知识共享37-39
  • 4.3.1 结构密度与知识共享37-38
  • 4.3.2 结构群体中心性与知识共享38-39
  • 4.3.3 结构点度中心性与知识共享39
  • 4.4 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网络结构特征39-41
  • 4.4.1 一般的非直接的互惠交换39-40
  • 4.4.2 互动关系以弱连接为主40
  • 4.4.3 核心成员的存在40-41
  • 4.4.4 网络结构随时间会发生变化41
  • 4.5 本章总结41-42
  • 第五章 社会网络视角下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实证研究·—以“Ucinet互助”QQ群为例42-55
  • 5.1 实证分析42-45
  • 5.1.1 研究对象42
  • 5.1.3 数据收集42-45
  • 5.2 互动关系网络结构分析45-53
  • 5.2.1 互动强度分析47-49
  • 5.2.2 节点的度和度中心性分析49-52
  • 5.2.3 网络密度分析52
  • 5.2.4 互惠性分析52-53
  • 5.2.5 网络群体中心性分析53
  • 5.3 结论53-54
  • 5.4 本章总结54-55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55-57
  • 6.1 研究的结论55
  • 6.2 研究的不足55-56
  • 6.3 研究展望56
  • 6.4 本章总结56-57
  • 参考文献57-62
  • 附录62-65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65-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明;关于构建学习型网络社区的几点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9期

2 王良辉;丁新;穆肃;;基于知识管理的在线学习支持系统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2期

3 方云端;;网络学习共同体内隐性知识共享障碍及对策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3期

4 齐剑鹏;网络学习社区——在线国际远距离合作学习的一次新尝试[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5 甘永成;陶舟;;e-Learning、知识管理与虚拟学习社区[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6 胡凡刚;;论教育虚拟社区交往[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7 马费成;王晓光;;知识转移的社会网络模型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8 张爽;汪克夷;栾晓琳;;自我效能、信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8期

9 王越;组织内社会网络的知识传导及成本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04期

10 向海华;电子商务环境中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活动[J];情报杂志;2004年07期



本文编号:602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602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3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