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动力性特征群体差异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动力性特征群体差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学习风格 自我效能感 学习动机 学习态度 学习归因 群体差异
【摘要】:本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学习平台为依托,首先以Felder-Silverman学习风格为依据对参与该课程学习的2639名学习群体进行聚类,其次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群体的动力性特征进行了差异分析,最后从相似性特征与差异性特征两方面对不同学习群体网络学习动力性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师培训部;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关键词】: 学习风格 自我效能感 学习动机 学习态度 学习归因 群体差异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网络环境下群体差异认知特征与有效学习研究”(项目编号:BCA110024)的阶段性成果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4年度校级重点项目“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及提升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4ZDRS021)的支持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引言近年来,学习科学与认知科学领域的一系列研究表明,适应性学习是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必然趋势,学习者模型是构建网络环境下适应性学习系统的核心要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以学习风格为突破口,对完善学习者模型,实现网络环境下适应性学习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并取得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国建;略论学习过程中激情机制的创设[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S1期
2 王微微;坦然面对期待的目光[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2004年09期
3 梁世民;学生学习过程的发现性质初探[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张连和,张丽娴;学习过程的动态分析[J];教育科学;1990年04期
5 朱宝宸;学习过程的阶梯型规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6期
6 钟祖荣;学习卡片[J];中小学管理;1995年10期
7 全铭;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0期
8 陈天金;学法指导中学习过程的指导[J];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04期
9 ;要关注学习过程[J];中国考试;2004年05期
10 赵鸣九;学习的实质与学习的理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凯敏;韩关德;;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疲劳现象分析与疏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秦启康;奚仲廉;;“开潜教育”的心理学研究[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陈德安;申国昌;;荀子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王俊山;卢家楣;柯慧;;中小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及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陈宁;;一种学习心理模型的理论构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唐燕;;通过多种途径探讨学科教学中的学生学习动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忠;;韩非的学习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范广玲;;中学生心理常见问题的思考及对策[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9 龚秋霞;;影响重点中学女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及对策[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10 沈德立;白学军;;实现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灵渊 朔城区四中;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情境[N];朔州日报;2010年
2 郭佳 编译;21世纪的学习什么样[N];中国教师报;2011年
3 姜堰市东桥中心小学 杨爱军;在课文课堂中渗透心理教育[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4 刘赫;朱熹的学习过程论[N];科学导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李茂 编译;学习也有新智慧[N];中国教师报;2010年
6 武都区汉王镇麻池小学教师 宗顺全;如何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识字方法渗入教学[N];陇南日报;2010年
7 程介明;从“发掘取向”到“培育取向”[N];天津教育报;2007年
8 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 赵庆军;学做一名有效的课堂管理者[N];中国教师报;2011年
9 吴建章 陈英杰;顺平县企业家热心助学成风尚[N];保定日报;2008年
10 刘海燕;动机是学习成功的内驱力[N];伊犁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琰;大学生认识信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叶金辉;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瑛霞;分布式虚拟训练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仕品;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胡泽民;“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9 沈书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马宪春;学习技术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彩姣;论学习的实践属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卢江;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调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章静;农村初中生学习拖延特点及干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杨帆;基于知识点的移动学习课程资源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彭常明;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一般结构与学习案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曾东薇;学习分析技术在网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刘自红;基于知识管理的高阶学习过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蔡燕华;美国强效学习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周婷婷;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储文钧;基于多媒体学习理论的实训类课程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25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625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