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体育游戏多媒体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本文关键词:少年儿童体育游戏多媒体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更多相关文章: 少年儿童 体育游戏 多媒体网络课件 设计 制作
【摘要】:游戏是我们80后在少年儿童时期接触最多,最热爱的娱乐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楼房的兴起,邻里相处模式从最初的远亲不如近邻变成了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间接导致少年儿童足不出户、体质逐年下降、社会沟通能力降低等问题。同时很多经典的民间游戏也慢慢的消失殆尽,现在90后、00后多数都是抱着各种电子产品玩网络游戏,而对于体育游戏是知之甚少,因此要将体育游戏广泛应用于体育课堂是一个很严峻的挑战。根据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和体育教学的需要,多媒体网络课件已经被应用于体育学科。体育游戏对青少年儿童的德育、智育、体质都将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本文把体育游戏用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为工作在体育岗位的一线教师们提供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从而节省体育教师查找体育游戏的时间,方便全国各地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 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课件编制法、系统设计法和访谈法对文章所需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对课件制作所需素材进行收集和制作。以体育游戏作为多媒体网络课件的主旋律,精心挑选并拍摄了59种适合少年儿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的游戏视频。主要运用照相机和摄像机采集所需素材并通过会声会影、Photoshop、格式工厂等软件对素材进行编辑与处理,最终制作出一个具有图像、视频、文字、互动、教学等元素的以增强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为主要目的多媒体网络课件。 本课件具有如下特点: 1、本课件通过添加体育游戏的基础知识、运动处方和体育游戏规则与组织形式等内容,使少年儿童体育游戏多媒体网络课件学习内容丰富,从而满足具体的教学需要。其中所有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人群和使用要求随时进行补充完善。 2、本课件的制作严格遵循制作的原则,以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开发环境,制作软件获取途径便捷,可以从网上直接免费下载,从而降低制作费用。而且制作过程相对容易掌握,适合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研制多媒体网络课件。 3、本课件的发布与推广对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本课件拥有优越的开放性、交互性和自主性,已经成为体育信息传播新的趋势和方向。 4、本课件的设计通过具体分析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多媒体网络课件设计的原则,运用多种应用软件技术,使体育游戏由易到难全面细化,从而符合使用者的学习规律。
【关键词】:少年儿童 体育游戏 多媒体网络课件 设计 制作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36;G623.8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1 前言8-20
-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8-9
- 1.1.1 选题背景8
- 1.1.2 选题目的8-9
- 1.2 选题意义9-10
- 1.2.1 理论意义9
- 1.2.2 现实意义9-10
- 1.3 研究任务10
- 1.4 文献综述10-20
- 1.4.1 相关概念界定10-13
- 1.4.2 CAI 在国外的发展概况13-15
- 1.4.3 我国体育领域内的 CAI 发展现状15-18
- 1.4.4 体育游戏对少年儿童的益处18
- 1.4.5 体育游戏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18-19
- 1.4.6 我国少年儿童体质的现状分析19
- 1.4.7 国内外体育游戏在多媒体课件中应用的研究现状19-20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0-23
- 2.1 研究对象20-23
- 2.2 研究方法23
- 2.2.1 文献资料法23
- 2.2.2 逻辑分析法23
- 2.2.3 系统设计法23
- 2.2.4 课件编制23
- 2.2.5 访谈法23
- 3 少年儿童体育游戏多媒体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流程23-38
- 3.1 少年儿童体育游戏多媒体网络课件开发的流程23-24
- 3.2 少年儿童体育游戏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开发工具和环境24-25
- 3.2.1 少年儿童体育游戏多媒体网络课件制作的硬件环境24-25
- 3.2.2 少年儿童体育游戏网络课件制作的软件环境25
- 3.3 少年儿童体育游戏多媒体网络课件的设计原则25-26
- 3.3.1 科学性原则25
- 3.3.2 教育性原则25
- 3.3.3 经济性原则25-26
- 3.3.4 交互性原则26
- 3.3.5 共享性原则26
- 3.3.6 艺术性原则26
- 3.3.7 技术性原则26
- 3.4 少年儿童体育游戏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前期准备26-29
- 3.4.1 需求分析26-27
- 3.4.2 教学目标分析27-28
- 3.4.3 学习者分析28
- 3.4.4 课件内容分析28-29
- 3.5 少年儿童体育游戏多媒体网络课件的系统设计29-34
- 3.5.1 整体结构设计29-31
- 3.5.2 页面布局设计31-33
- 3.5.3 导航设计33-34
- 3.6 少年儿童体育游戏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制作34-38
- 3.6.1 资料的搜集与整理34
- 3.6.2 文字的设计与录入34-35
- 3.6.3 图片的设计与编辑35
- 3.6.4 视频的设计与编辑35-36
- 3.6.5 多媒体网络课件的整合36
- 3.6.6 多媒体网络课件的调试36-37
- 3.6.7 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发布与推广37-38
- 3.6.8 多媒体网络课件的评价38
- 4 结论与建议38-40
- 4.1 结论38-39
- 4.2 建议39-40
- 5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 附件43-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忠;;民间体育游戏:回归教育的一个典型[J];新课程(综合版);2007年06期
2 马文兰;;体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教育科研论坛;2008年12期
3 王天斌;;小学体育游戏与素质教育[J];新课程(小学版);2009年12期
4 张瑞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体育游戏[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04期
5 赵成名;;也谈小学体育游戏的创编[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董明华;;民间体育游戏如何进入体育课堂[J];体育师友;2008年05期
7 蔡琪;施立平;;幼儿体育游戏的分类[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4年07期
8 ;体育游戏3则[J];幼儿教育;1988年04期
9 黄保法;利用旧挂历的体育游戏[J];幼儿教育;1993年Z1期
10 孟刚,邹之缙;体育游戏:人类余暇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佳形式──兼论体育游戏之实质[J];四川体育科学;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志雄;王凯珍;;北京市幼儿园3~6岁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现状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朱慧芳;;体育游戏:休闲体育的主要内容和最佳形式[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黎美顺;林业雄;;在体育游戏教学中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董明华;蒋怀长;吴中明;;民间体育游戏在新课程中开发和利用的实践与研究[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金娟;徐敬祥;;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的生存与发展[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6 倪玉彦;;智力智慧在体育游戏中的运用[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4年
7 王拥军;;“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初探”的结题报告——“我游戏 我健康 我快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8 钮凤秋;;体育游戏在中专教学中的作用[A];山东体育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张磊;;角色体验,“心”感觉——少先队组织心理体验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快乐阅读点亮童年[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省临沭第一中学 张继亮邋山东省临沭第二小学 李书晓;组织体育游戏需要科学性[N];中国体育报;2008年
2 李元斌 武都区蒲池九年制学校教师;浅谈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N];陇南日报;2009年
3 江苏姜堰市第四中学 张进;体育游戏有效教学探析[N];中国体育报;2009年
4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幼儿园 庞宇媚;通过体育游戏促进幼儿成长[N];湛江日报;2011年
5 江苏省靖江市城南幼儿园 陆亚平;谈变家园体育游戏中的“乐”[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山东省昌邑市柳疃初中 姜路顺;体育游戏创新“五注意”[N];中国体育报;2008年
7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石埠小学 聂丽娟;利用体育游戏提高教学效果[N];中国体育报;2008年
8 陈元;民间体育游戏征集硕果累累[N];河南日报;2007年
9 江苏省丹阳市新桥中学 何光周;选择和创编体育游戏要讲原则[N];中国体育报;2007年
10 罗田县第一中学 张小华;利用体育游戏提高学生自信心和竞争意识[N];黄冈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闫闯;我国高等院校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全海英;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 梅龙;互联网对儿童收视习惯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赫;少年儿童体育游戏多媒体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制作[D];首都体育学院;2014年
2 白鹤;体育游戏与人、社会[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赵传胜;山东省临沂市农村中学开展体育游戏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4 王婧媛;体育游戏文化的演进过程探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2年
5 常利艳;对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体育游戏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13年
6 赵小董;苏州市姑苏区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调查与推广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7 常益;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对小学生团队意识培养作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袁保忠;新课标下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灵活运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洛圆博;体育游戏发展幼儿性别角色能力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茉;情景体育游戏对5-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727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727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