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协作与融合创新:教育资源环境的发展追求
本文关键词:共享、协作与融合创新:教育资源环境的发展追求
【摘要】: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环境经历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在线教育与社交分享到智慧学习环境的发展.教育资源环境在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同时,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发展追求是:开放与共享、协作与互动、融合与创新.教育资源环境须以学习者为中心,实现学习者与技术、资源最为自然和谐的交互,使其把注意力集中于学习过程,进而落实教育技术的宗旨:促进学习者学习,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共享 协作 创新 教育资源 智慧环境
【基金】: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社会网络的开放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研究”(JG01713JX13)支持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学习者学习成败的解释从强调学习者内在的心理因素,逐渐转向对学习者学习环境整体背景的思考上.所谓学习环境,是指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各种支持性条件的统合.[1]传统学习环境中以老师的教为主,学生通过教师对知识的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选择性、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袁梦倩;;论SNS新型社交网络的传播模式与功能——基于“校内网”的现象研究[J];今传媒;2009年04期
2 赵飞;周涛;张良;马鸣卉;刘金虎;余飞;查一龙;李睿琪;;维基百科研究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王新龙;李学斌;侯慧玲;路璐;;现代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转变关系研究——网络环境视野中的学习方式[J];长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王龙;;回顾与展望:开放教育资源的七年之痒[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5 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6 杨明华;;教育资源共享的逻辑与路径:基于教育资源经济属性的分析[J];江海学刊;2007年05期
7 单美贤;叶美兰;;技术哲学视野中物联网的社会功能探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Adhi Susilo;王申;;利用“Facebook”发展网络学习社区[J];天津电大学报;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晏磊;;国内外开放教育资源的分布及特点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2年01期
2 吴淑娟;;见“微”知著,“博”采众长——以微博促进中小型高校网络舆情传播[J];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04期
3 傅亚平;赵晓飞;;基于网络效应的SNS网站用户参与动机和参与强度研究[J];财贸研究;2011年06期
4 夏金;;基于六度分割理论的SNS网络英语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8期
5 王龙;;开放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7期
6 周红春;;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信息化教育——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建设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7 杨琳瑜;;面向用户需求的开放教育资源发展路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8 周亚杰;;开源视角下的精品课程管理系统(CMS)选择对策[J];电脑与电信;2009年09期
9 刘正;;构建体育院校辅导员SNS网络平台的个案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10 杨思洛;邱均平;;基于中英维基百科的网络引文分布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卓小利;赵欣如;肖雯;方瑾;;基于Wiki技术的动物数字博物馆互动栏目的开发及应用[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2 刘恕;;试论传统媒体与社交网络的交互融合——从新华社电视进驻开心网说起[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晓飞;魏浩;;基于网络效应的SNS网站用户参与动机和参与强度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宫广宇;李开军;;对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分析和思考——以人人网为例[A];首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0年
5 饶文星;;浅谈微信息传播模型[A];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6 蒋东兴;付小龙;袁芳;吴海燕;刘启新;;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轶斌;开放教育资源(OER)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欣双;中国教育供给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顾世民;促进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课程因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周学春;社会化媒介的价值、机制和治理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吴保来;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6 肖奎;维基百科大数据的知识挖掘与管理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7 徐苑苑;云计算环境下的开放课程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郭晓姝;企业微博信息互动传播模式、途径与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金玉;广西与越南高校体育教育合作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侯明杰;化疗教育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知信行的影响[D];泰山医学院;2010年
3 马鸣卉;维基百科的网络结构及可信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峰;我国休闲娱乐型SNS网站发展的传播学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璐;基于社交网络的调查问卷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娜;SNS社交网站人际传播模式探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方鹏程;用户贡献内容质量评价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刘正;辅导员SNS网络平台构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高娴子;近年来我国社交网络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杨俊志;太原市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享探讨[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琦,张建伟;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模型——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生态观诠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2 黄荣怀;;中小学数字校园的建设内容及战略重点[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年08期
3 白崇远;;《维基百科》的特性及影响[J];辞书研究;2009年02期
4 王龙;丁兴富;;开放课件运动的国际拓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8期
5 王龙;;创新推广理论视角下的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1期
6 王龙;;发展、应用、合作和可持续性——2008开放教育国际会议解读[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6期
7 钟志贤;论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8 杨庆峰;张国滨;;以身体为焦点:由现代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李楠楠;周涛;张宁;;人类动力学基本概念与实证分析[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8年02期
10 陆汝钤,石纯一,张松懋,毛希平,徐晋晖,杨萍,范路;面向Agent的常识知识库[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龙;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问题、对策与相关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28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728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