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及其治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及其治理研究
【摘要】:教育,是个人实现自我发展和在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力保障,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石,它对个人、社会、国家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地大物博,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基础、政府政策的差异,,导致了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况,这种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若长期存在,势必将冲击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权利平等、国家稳定和持续发展。 本文对我国区域教育不均衡的研究,聚焦在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以公共产品理论和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并着重以治理理论为分析视角。首先,回顾了我国教育发展变迁历程,描述了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并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在教育经费支出总量、教育人均经费、教育支出增量、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师生比差异五个方面的测量,着重说明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区域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状况。其次,本文着重从“治理理论”的视角,采用1995-2011年教育经费统计数据,分析政府、家庭个人、社会组织等教育治理主体在发展区域教育的角色及作用差异。政府受财政分权体制、政府激励机制和社会组织发展的影响其教育财政支出,家庭个人对教育收益率的判断影响个人微观层面的支出,区域社会组织支持的差异影响社会力量对教育的补充。结语部分治理主体分析,再结合美国、英国、日本等相关国家比较成熟的治理区域教育不均衡的经验,最后提出治理我国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区域 教育资源 不均衡 治理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52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22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问题的提出12-13
- 1.2 研究意义13-15
- 1.3 概念界定15-16
- 1.3.1 “区域”15
- 1.3.2 “教育”15
- 1.3.3 “均衡”15-16
- 1.4 文献综述16-20
- 1.4.1 教育不均衡的表现研究16-17
- 1.4.2 教育不均衡的后果研究17-18
- 1.4.3 教育不均衡的成因研究18-20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20-22
- 1.5.1 研究内容20-21
- 1.5.2 研究方法21-22
- 第2章 本文理论基础22-27
- 2.1 公共产品理论22-24
- 2.2 治理理论24-27
- 第3章 我国教育发展回顾和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27-41
- 3.1 我国教育发展状况回顾27-29
- 3.2 我国教育发展现状29-33
- 3.2.1 教育投入总经费增长迅猛,财政性教育经费为主体29-31
- 3.2.2 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快速,地方政府为教育投入主体31-33
- 3.2.3 不同教育层次的入学机会显著增多33
- 3.2.4 教育不均衡和教育不平等的状况仍然存在33
- 3.3 我国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现状33-41
- 3.3.1 区域教育经费支出总量不均衡34-37
- 3.3.2 区域教育人均经费不均衡37
- 3.3.3 区域教育支出增量不均衡37-38
- 3.3.4 区域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不均衡38-39
- 3.3.5 区域生师比不均衡39-41
- 第4章 治理视角下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原因分析41-56
- 4.1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42-43
- 4.2 影响政府教育财政支出的原因分析43-53
- 4.2.1 财政分权体制46-49
- 4.2.2 政府激励机制49-52
- 4.2.3 社会组织的发展52-53
- 4.3 家庭个人对教育收益率的判断53-54
- 4.4 区域社会组织对教育发展支持的差异54-56
- 第5章 结语56-61
- 参考文献61-66
- 致谢66-67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丽浩,田正平;美国州政府的基础教育转移支付制度[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2 张东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资本障碍及其政府治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王善迈;;教育公平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黄潇;杨俊;;中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的分解及治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陈颂东;;分税制、转移支付与地区义务教育均等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6 格里·斯托克,华夏风;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7 尹恒;康琳琳;王丽娟;;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基于中国县级数据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1期
8 方长春;蒋萌;;户籍制度下的教育不平等研究综述[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09期
9 郭欢欢;;基于罗尔斯的正义观看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丁小浩;于洪霞;余秋梅;;中国城镇居民各级教育收益率及其变化研究:2002~2009年[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何丽双;中国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差异性分析[D];辽宁大学;2009年
3 娄世艳;中国教育收益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53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753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