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模式下“以人为本”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本文关键词:论素质教育模式下“以人为本”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它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充分重视人,发展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本文阐述了"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思想的内涵,及"以人为本"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指导意义,并就如何以"以人为本"思想进行班级管理提出想法和建议。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 班级管理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建立个体主体精神,进而促进个体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呼唤民主、呼唤人性的舒展,而“以人为本”思想正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思想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充分重视人、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澜;实现转型:新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J];探索与争鸣;2002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平;加强观念文化教育,树立师范角色意识——对师范生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陈U_慧;;人才培养与创新理念——关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3 范允龙;“以人为本”——对美国社会的感悟[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4 栗洪斌,郭翠菊;论21世纪成人师范生的素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王克柱,王亚欣;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师德培养[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6 蒋宗礼,张晓霞;意识理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瞿葆奎,熊川武;论解读教育——兼论导致我国大陆“零诺贝尔奖”的主要原因不在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8 黄华;;我国知识教学面临的三大挑战与理论回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赵燕梅,段晓玲;试谈大学语文课中文化素质的培养[J];保山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10 刘忆明;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学通;;发挥多元智能的强项带动作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2 田士昌;;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叶品元;;合作学习在头脑OM创新教育中的应用[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4 林念生;;论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定位[A];新闻教学与学术研究[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亮奎;文化变迁中的课程与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恩伦;论学习权[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胡庆芳;美国高中课程发展研究——从失衡发展到基础振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朱利霞;国家观念、市场逻辑与公共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敏;科学教育:人性迷失与理性遍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姜飞月;学校变革中的教师效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有升;理念的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黎;学校教学改革的案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升日;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庄益君;初中生学习活动中实现品德成长的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6 陆国娟;中小学生负担结构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任强;高中师生沟通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祝群;本真理念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李春晖;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沟通[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朱嫣嫣;新建本科院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现状与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丽;何树彬;;初中阶段班级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1期
2 李伟胜;;逐步改进班级活动 提升班级管理境界[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11期
3 丁如许;;巧借八方力——打造魅力班会课(一)[J];班主任;2010年01期
4 吴唤玲;;浅谈高校班级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2期
5 张绍祥;;搞好班级管理对策之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03期
6 蒯义峰;蔡丹;;班级活动提升班级凝聚力的作用机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6期
7 李旭荟;;班级活动的社会心理分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6期
8 李炳南;浅谈班级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9 佴启龙;2005年中考英语书画表达题集锦[J];写作;2005年22期
10 王斌;;让体验在班级活动中生动地展开[J];湖南教育(教育综合);2006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朝奉;;学习要有活动,活动促进学习[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2 张小青;;新型师幼互动关系——谈班级活动中教师行动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3 于景礼;;在学校、社会、家庭创新教育中灵活多样地开展班级活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4 张腊梅;;浅论活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林芳;;优化育人环境 创设班级文化[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6 黄春燕;;浅谈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严万云;;新课改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车继霞;;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教育[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朱琳;;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以人为本[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王莉;;为留守儿童开启一道心灵沟通的桥梁[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黔西南州兴义市桔山办金城小学 赵康丽;班级活动教学之我见[N];贵州民族报;2010年
2 桑植县竹叶坪学校教师 陈梅芳 徐远岩;也谈班级活动的组建[N];张家界日报;2011年
3 严志;让班级活动活起来[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刘进琼;浅谈班级活动与学生成长的关系[N];黔西南日报;2011年
5 符永强;班级活动是儿童成长的载体[N];钦州日报;2010年
6 陈菲;组织好班级活动是学生成绩提高的必要手段[N];黔西南日报;2010年
7 周村实验中学 傅成海;在活动中升华,在活动中成长[N];学知报;2011年
8 张泓 刘玉祥;塘沽实验学校环保迎新春[N];北方经济时报;2009年
9 赣榆县外国语学校 张自伟;更新教育理念 重塑班主任角色[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泸县百和镇中心小学 陈光琼;让学生向知识海洋快乐出发[N];泸州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帅;中小学教师学业乐观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张立忠;课堂教学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莉;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创设的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2 杨敬敬;小学阶段班级活动中的性别差异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3 耿振兴;大学新生班级活动与学生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陈海岩;新时期高等学校班级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慧;班级活动对小学生情感能力影响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傅兆兰;和谐班级:班级管理新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鞠艳;初中生班级归属感的现状及其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蒋潇;重塑班级公共生活[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向宜;网络环境下班级管理的新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金岚;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68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768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