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研究初探
本文关键词:微课教学研究初探
【摘要】:微课是指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包含教学设计、学习素材、练习测试、评价反馈等资源教学全过程,它以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在成人教育教学中,根据统一的课程主旨,将微课系列化以构建微课程,用概念图完成教学设计,用录屏软件完成视频制作与发布的微课,将逐步成为提高成人学习有效性的新方式。
【作者单位】: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
【关键词】: 微课 学习方式 成人学习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独立设置成人高校的学员绝大多数是社会在职人员,他们的学习方式是业余学习。近年来,社会竞争日渐激烈,在职学员的工学矛盾日益显著,学员面临着学习与工作、生活之间的矛盾,课堂面授的时间无法保证,学习的连续性缺失,投入学习的时间不能得到保障,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美娟;;由真值表到逻辑函数表达式的过程——高职微课教学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26期
2 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10期
3 张莲珠;;“微课程”在远程开放教育应用中的前景探析[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4 谭姣连;徐晓东;;用视频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11期
5 程潇;官翠玲;;“微课”(micro-lecture)在《现代物流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融合[J];经营管理者;2013年31期
6 李会丽;金国华;吴亚芬;;大学物理学课堂教学嵌入微课程的必要性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31期
7 丁环来;;用户体验角度分析中小学微课堂平台设计与搭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03期
8 黄烨;;“微时代”下的“微课”浅析[J];科技风;2013年10期
9 吴晓茜;;利用微课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学研究;2013年07期
10 徐颖丽;;将微课引入现实课堂教学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1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新英;中学数学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袁金超;基础教育微课资源设计开发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赵冀;基于TED学习模式的《电视教材制作》微课程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芹;钟洪蕊;;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教学设计与开发的内容分析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12期
2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3 顾凤佳;李舒愫;顾小清;;微型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4 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5 孙众;马玉慧;;课堂教学视频的力量——网络时代教师群体学习的新渠道[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6 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17期
7 吴美娇;项国雄;;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现状分析与优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8 滕霞,段崇江,张建伟,王学优;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的研制[J];现代教育技术;2003年01期
9 范福兰;张屹;白清玉;林利;;基于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2年06期
10 王妍莉;杨改学;王娟;杨瑞姣;;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非正式学习国内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丹;微型课程的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顺;;移动学习:一种新型的数字化学习方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03期
2 龙嘉;;移动学习中的教学设计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03期
3 连红;;移动学习中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4 高勇;窦聚山;于来虎;;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与应用实践[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08期
5 窦聚山;宋玮;;网络环境下目标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年08期
6 肖君;王敏娟;李雪;;移动学习资源和活动的综合模型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7期
7 曾健;;基于课程知识点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网络财富;2009年21期
8 朱世美;邹霞;;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10期
9 高立坤;赵宏;;移动学习中的教学设计探究[J];软件导刊;2005年04期
10 吴文涛;吕旭佳;张新明;;校园移动学习活动探究与设计[J];中小学电教;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端海;;浅谈目标教学的教学设计[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戴峰;;从混沌学的角度看教学设计的新发展[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陈焕东;余先川;罗烨;;E-Learning信息技术现状分析与展望[A];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三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映学;;论认知负荷理论视野中的课程教学设计[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徐晓东;;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实践[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林英;;学习论和导学之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7 张丽军;;课程整合——“痛并快乐着"的尝试[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8 方群;邢程;;网络环境下融入情商元素的教学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9 李军;;试谈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驹;;教学设计训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市延庆县教科研中心 赵方红;改革教案,功夫下在创新教学设计上[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建平;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褚宏启;学习方式与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张卓玉(作者系山西省实验中学校长);体验与探究: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N];光明日报;2001年
5 孙长波;结合教育实际 解决突出问题[N];烟台日报;2009年
6 王磊;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记者 程茂林 区委报道组 吴桂潮;“空中课堂”实现创新型工学互动[N];嘉兴日报;2009年
8 祝传飞;让课堂活起来[N];淄博日报;2011年
9 王晓飞;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学习方式新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老虎头小学 谭杏芝;把玩的权利还给孩子[N];黄石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彭兵;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设计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强;基于样式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高慎英;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8 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谢幼如;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张丽;在线实践共同体培育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颖;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薇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角色模拟式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刘颖;混合学习在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梁玉清;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艳;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6 白娟;虚拟实验教学及其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玉梅;“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俊辉;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整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金婧;问题解决学习的技术支持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10 潘晓光;课堂合作学习[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73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773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