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结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11:52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结合研究
【摘要】:社会转型导致社会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将面临更加复杂多样的来自社会、家庭、生活、学习、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大学生正处在由青春期过渡到成年的成长阶段,思想情感、行为能力等各方面都还没有真正成熟。遇到困难和压力时,还不完全具备妥善释放负面情绪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从马加爵杀伤舍友案件,到清华大学朱令铊中毒事件,复旦大学研究生宿舍饮水机下毒事件,人际交往问题以及就业问题等引发的自杀与他杀事件,时刻提醒着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思想导向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传统教育中内容单调,方法陈旧,形式老套等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时效性。为了更好创新和发展我国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的新世纪建设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各自理论基础上相互有机融合正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 关于两者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没有显著区别,心理来自于思想,可以把心理问题当做思想问题来处理,对心理活动赋予了政治的元素;有的学者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过去式,不再适用于新世纪大学生的教育,应当使用较为新颖的心理健康教育来取代思想政治教育。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没有深入分析两者的学科理论和实践要求。本文就重在讨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作用以及两者相互结合共谋发展的教育前景。 本论文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对两者进行区别和联系的研究;第三部分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济南大学生为例,调查了学生的部分心理压力和思想动态,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干预研究;最后一部分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课上和课下的结合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41;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11-12
- ABSTRACT12-14
- 第一章 导论14-20
- 1.1 选题背景14
- 1.2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14-16
- 1.2.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4-15
- 1.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5-16
- 1.3 选题意义16-17
- 1.4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17-19
- 1.4.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17-18
- 1.4.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18-19
- 1.5 研究方法19
- 1.5.1 文献研究法19
- 1.5.2 问卷调查法19
- 1.6 创新点19-20
- 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的的发展现状20-23
- 2.1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成就20-21
- 2.1.1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成就20-21
- 2.1.2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成就21
- 2.2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21-23
- 2.2.1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21-22
- 2.2.2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22-23
- 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与联系23-29
- 3.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23-27
- 3.1.1 理论基础和教育方法不同23-24
- 3.1.2 教育的出发点和内容不同24-25
- 3.1.3 教育的实施者和结果不同25-27
- 3.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27-29
- 3.2.1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相同——大学生27
- 3.2.2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性质相同——同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27
- 3.2.3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相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7-29
- 第四章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是时代的需求29-34
- 4.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29-31
- 4.1.1 心理和思想困扰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29-30
- 4.1.2 信息多元化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30-31
- 4.1.3 网络高速发展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31
- 4.2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可行性31-34
- 4.2.1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政策支持——国家政策与方针31-32
- 4.2.2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理论支持——共通的学科领域32-33
- 4.2.3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人员支持——共同的受教育者和实施者33-34
- 第五章 大学生心理压力与思想动态调查——以济南大学生为例34-40
- 5.1 调查对象34
- 5.2 调查内容34
- 5.3 调查方法34
- 5.4 调查结果分析34-40
- 第六章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结合的方法40-45
- 6.1 课上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40-42
- 6.1.1 教学方法上的取长补短40
- 6.1.2 教学内容上的互为支撑40-41
- 6.1.3 队伍经费上的融合提升41-42
- 6.2 课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42-45
- 6.2.1 新媒体的使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42-43
- 6.2.2 理论实践相结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43
- 6.2.3 因材施教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43-45
- 结束语45-46
- 参考文献46-50
- 致谢50-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51-52
- 附录:调查问卷52-55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蕊;黎树斌;冯书生;;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戴媛媛;颜素珍;;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4期
3 胡晓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探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4 郑翔;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赵庆典;李海鹏;;努力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展杰;杨芳;;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01期
7 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06期
8 张洪杰,宗义湘,郭文超;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年03期
9 余支琴;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7期
10 王运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802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802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