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广西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13:08

  本文关键词:广西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金字塔型教学设计策略


【摘要】:随着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脚步迈向中段,人们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1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来指导这个十年教育的发展,并且强调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紧接着在2012年教育部又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来专门指导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了在基础教育领域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这一目标。这一目标能否实现,是基础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众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普遍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解决教育信息化难题的一大关键。而纵观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整合”仅仅出于一个较低的层次,而“融合”则是“整合”的高级表现形式和发展目标。国家在纲领性文件中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这个词汇代替了流行多年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强调了在未来10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更好的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去,使两者从相辅相成的“合作关系”,变成互相融入的“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中,思想要发生改变,立场要更加鲜明、层次要更加深入、目标也要更加远大。而通过对过往二十年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梳理,我们发现在理论层面,“融合”的理论已经初具规模。而在应用模式方面,没有很明显的突破。虽然也有专家表示实践教学的复杂性使得不能够提出一种“完美”的教学模式来限定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而应该让一线教师在充分掌握“主导—主体”思想的前提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实际情况是受制于中国基础教育生源过多,教师资源匮乏。很多一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形成适合不同班级教学的教学模式,浪费了培训所得的理论知识。所以提出一个符合“主导——主体”思想、适合一线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模式是必要的。 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模式,本研究在“主导——主体”思想的指导下,引入了“整体教学设计”的思想,融合了“四要素教学设计”和“五星教学设计”,提出了“金字塔型教学设计策略”,并对该策略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为了验证该策略的可行性,开展了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反映良好。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就是达到变传统教学结构为“主导——主体”教学结构,而将“金字塔型教学设计策略”应用到课堂中,可以充分的营造一种信息化的环境,来发挥“主导——主体”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素质。 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描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思路、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现状进行了综述。第三章对广西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和分析。第四章对阐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基础,并提出“金字塔型教学设计策略”。第五章对“金字塔型教学设计策略”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通过初一的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准实验研究。第六章对论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研究的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金字塔型教学设计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一、绪论10-13
  • (一)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提出10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2
  • 1. 国家对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视10-11
  • 2. 广西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紧迫性11
  • 3. 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阶段已经到来11-12
  • (三)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12
  • (四) 研究方法12-13
  • 1. 文献法12
  • 2. 问卷调查法12
  • 3. 访谈法12
  • 4. 准实验研究12-13
  • 二、研究的综述13-29
  • (一) 概念的界定13-15
  • 1. 教育信息化13
  •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13-14
  • 3.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14-15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15-29
  • 1. 国外教育信息化研究综述15-16
  • 2. 国内教育信息化研究综述16
  • 3. 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综述16-17
  • 4. 国内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整合研究综述17-26
  • 5. 总结26-29
  • 三、广西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29-33
  • (一) 问卷的形成和发放29
  •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29-32
  • 1. 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但仍然薄弱29-30
  • 2. 资源建设匮乏,且利用很少30-31
  • 3. 教师具备基本信息素养,且应用态度良好31
  • 4. 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认识不清楚31-32
  • (三) 总结32-33
  • 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的提出33-44
  • (一)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策略的理论支持33-39
  • 1. 四要素教学设计33-35
  • 2. 五星教学模式35-37
  • 3. 总结37-39
  • (二)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提出39-44
  • 1. “金字塔型教学设计策略”的提出39-40
  • 2. “金字塔型教学设计策略”的分析40-44
  • 五、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实施的准实验研究44-57
  • (一) 教学设计方案44-51
  • 1. 总体教学设计方案44-46
  • 2. 每周教学设计方案46-51
  • (二) 准实验研究设计51-52
  • 1. 实验研究的目的和假设51
  • 2. 实验对象的选取51
  • 3. 实验变量的界定51
  • 4. 实验模式51-52
  • (三) 实验数据收集52
  • 1. 采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52
  • 2. 采用访谈法收集资料52
  • (四) 实验结果分析52-56
  • 1. 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变化52
  • 2. 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变化52-53
  • 3. 学生对“金字塔型教学设计策略”的适应情况53
  • 4. 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认知的变化53-54
  • 5. 学生的访谈分析54-56
  • (五) 实验总结56-57
  • 1.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56
  • 2.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56
  • 3.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知56-57
  • 六、问题与展望57-59
  • (一) 研究总结57
  • (二) 研究的不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57-58
  • 1. 对于理论基础的梳理不够到位57
  • 2. 对于“金字塔型教学设计策略”的构建不足57
  • 3. 对于准实验研究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掌控不够57-58
  • (三) 研究展望58-59
  • 注释59-61
  • 参考文献61-64
  • 附录64-71
  • 附录Ⅰ64-68
  • 附录Ⅱ68-70
  • 附录Ⅲ70-7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1-72
  • 致谢72-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克抗,李克东,谢幼如,王本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2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3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4 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5 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6 张定强;数学技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7 王琴,杜华,张舒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8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9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10 李芒;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意义及原则[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88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888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c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