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课程”时代体育课教学方法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本文关键词:“云课程”时代体育课教学方法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摘要】:云课程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教育应用而出现的新的课程形态。面对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体育教学论需要自觉加强云课程时代教学问题的系统研究。在理论上,需要关注云课程时代体育课形态的变化,把握体育云课程的教学机制。同时,需要体育教师作好自身的专业发展,开展云课程条件下体育教学活动的研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 乐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关键词】: 云课程 体育教学论 专业发展 策略
【基金】:2013年四川省本科院校资助课题“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分类号】:G807.4;G434
【正文快照】: 1“云课程”发展的必然性最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如电子点读书或点读笔,网络视频共享课程,各门学科的资源网站等等。这些课程形态不但内容庞大、案例丰富,而且声色俱全,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
【共引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与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李彦武;;美国教改参照下我国中小学必修课程设置刍议[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江苏省西安交大苏州附中子课题组;张兰芳;;校园文学大课堂实践案例研究[A];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首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成果——校园文学研究[C];2011年
4 王国强;;重塑政治课的“说教”魅力[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C];2013年
5 何袁静;;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异曲同工”[A];2012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孙怀宏;刘秀宙;;因地制宜,巧用资源 做科学实验的引路人[A];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获奖论文集(上)[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4 任桂平;文化视野中的语文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惠红;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及其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吴鑫德;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训练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陈蓉晖;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光彦;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晋银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董素静;中学理科实验探究教学新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兆琳;;浅谈语文课程形态多元化的表现形式[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2 ;课程形态的“四个活性因素”——理解、沟通、主体参与、互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3年06期
3 潘新和;;课程形态:说、写的联络与离异——中国写作教育史研究札记之三[J];写作;1997年10期
4 朱琴;;基于整合理念的校本课程形态多样化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23期
5 张剑平;;“以阅读为中心”课程形态下的习作训练[J];小学教学设计;2010年13期
6 赵慧君,李建群;试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12期
7 何娟,童隆,张薇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相关课程形态的关系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8 石淑玲;;让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劳技教育之中[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07期
9 张宇;;以“生”为本,开发特色校本课程[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03期
10 高振宇;;儿童哲学的中国化:问题与路径[J];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冀芳;不同课程形态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现状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90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890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