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学校与乡村文化关系的重新解读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27 05:13
本文关键词:对农村学校与乡村文化关系的重新解读与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学校教育 乡村文化 联系 教育文化 生命教育价值取向
【摘要】:在我们的记忆中,农村曾是自然生态、道德良善、田园生活的写实,具有笃定的特质和自然的情态,是人们心灵居住的地方。农村的一切哺育着我们的生命成长。然而,如今的农村已悄然变了“模样”,各种问题迎面而来,最突出的莫过于农村文化虚化,农村青少年生命成长的缺失。 中国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关键在于中国农村的稳固与繁荣,可以说,农村是整个社会的根基,而乡村文化则是农村学校教育的精神沃土。农村学校教育必须要有相应本土文化的全面滋养、细心呵护,才能够全方位地孕育个体的细微情感和精神生命。本文通过五个章节对农村学校教育与乡村文化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解读和诠释: 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对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缘起、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已有的关于农村学校教育与乡村文化的文献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梳理,针对其不足,提出了本文的见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 文章的第二部分,对文章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且提出了支撑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教育功能理论、文化传播理论和场域理论。 文章的第三部分,通过对农村学校教育的历史脉络的追溯,阐述了在“文字下乡”后,农村学校教育与乡村文化和谐共存;“文字上移”后,农村学校走向终结和乡村文化陷入真空的现象。 文章的第四部分,阐释了农村学校教育在农村的文化地位及其发挥的文化作用,并且深入分析了农村学校教育与乡村文化建设两者间的双向性、连体性、基础性和制约性的相互关系。 文章的第五部分,对农村学校的教育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站在农村青少年整体性生命成长的角度上,认为当前农村学校教育文化课程应该吸纳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性文化课程;应该努力构建以农村学校教师为主导的乡村教育文化共同体;提出农村学校教育文化的核心——教育价值取向的应然状态:生命教育价值取向。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分析,农村的文化建设是一个长远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在短期内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农村学校教育却是眼下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以土为根基的乡村文化不仅是农村社会更是整个社会共同体内的生命底色和赖以生存的心灵家园,在可预见的未来,和谐、健康、有秩序的农村会成为现代性的避难所,与此同时乡村文化也会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魅力而存在并不断壮大发展。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 乡村文化 联系 教育文化 生命教育价值取向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52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一、问题的提出9-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一) 理论意义10
- (二) 现实意义10-11
- 三、文献综述11-15
- (一) 农村学校(基础)教育研究11-12
- (二) 乡村文化研究12-15
- 四、研究方法15-17
- (一) 文献检索法15
- (二) 理论分析归纳法15
- (三)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15
- (四) 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15-17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根基17-23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17-18
- (一) 农村学校教育17
- (二) 乡村文化17-18
- 二、理论依据18-23
- (一) 教育功能理论18-19
- (二) 文化传播理论19-20
- (三) 场域理论20-23
- 第三章 时空穿越中的农村学校教育和乡村文化23-33
- 一、文字下乡:农村学校与乡村文化的和谐共存23-27
- (一) 私塾23-24
- (二) 社学和义学24-25
- (三) 教会学校和新学25-26
- (四) 民国期间的乡村学校和文化建设26-27
- (五) 烽火中的农村学校教育27-29
- (六) 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的乡村教育与文化28-29
- 二、文字上移:农村学校的终结和乡村文化的真空29-33
- 第四章 农村学校教育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作用33-41
- 一、农村学校教育的文化地位和文化作用33-35
- (一) 农村学校教育的文化地位33
- (二) 农村学校教育的文化作用33-35
- 二、农村学校教育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35-41
- (一) 农村学校教育与乡村文化的双向性关系35
- (二) 农村学校教育与乡村文化的连体性关系35-36
- (三) 农村学校教育与乡村文化的基础性关系36-37
- (四) 农村学校教育与乡村文化的制约性关系37-41
- 第五章 农村学校教育文化的反思与重构41-49
- 一、教育文化的内涵及其文化力的释放41-44
- (一) 教育文化的内涵41
- (二) 教育文化力的释放41-44
- 二、农村学校教育文化之重构44-49
- (一) 农村学校要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性教育文化课程44-45
- (二) 构建以农村学校教师为主导的乡村教育文化学习共同体45-46
- (三) 农村学校教育文化的核心力源——生命教育价值取向46-49
- 结语49-51
- 参考文献51-57
- 致谢57-59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金洲;;文化传播与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年04期
2 王继华;教育文化力的理性释放[J];江西教育;2003年Z1期
3 万明钢;白亮;;教育公平、教育资源整合的路径反思——对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的重新解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25期
4 王全宾;教育功能、教育价值、教育目的论[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徐波;试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J];上海高教研究;1994年01期
6 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J];社会学研究;1999年06期
7 熊春文;;“文字上移”: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J];社会学研究;2009年05期
8 王凯旋;;论明代社学与学校教育[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赖长春;;社会排斥视角下的乡村教育[J];青年教师;2010年07期
10 麻艳香;蔡中宏;;教育: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巴战龙;人类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27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27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