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识成智:现代教学的认知价值追求
本文关键词:转识成智:现代教学的认知价值追求
【摘要】:学校教育为了满足培养现代人的需要,必须要有正确的教学价值取向。现代教学的认知价值取向应该是追求"转识成智"。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无论是教学理论还是教学实践都做了有益的探索,但要真正实施和做到"转识成智",还面临制度、观念、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干扰和阻碍。为此,我们提出了质疑求知、实践锤炼、开放课堂场域、开发现代教学技术的转智功能和方法论指导等应对策略。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学 认知价值 转识成智 知识 智慧 能力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现代教学与古代教学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就所谓的传统教学三要素“教师、教材、学生”中的教材而言,在古代,由于造纸和印刷技术未出现,学生难有课本——知识的载体,学生只能是听与记,老师就是大量的讲授。这种大量的讲授其实质就变成了人们常说的知识灌输。可见,灌输也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华;;现代课程教学与教学认识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3期
2 伍正翔;;“教育技术化”危机及其救赎之道[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杨钦芬;;迈向意义世界——教学的价值追寻[J];大学教育科学;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刚;;奔走在迷津中的课程改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04期
2 庄惠阳;;“批判性讨论”中国教育技术学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3 孙丽华;;新课改的回顾反思与推进策略[J];甘肃高师学报;2014年04期
4 郭磊;邹霞;;“教育技术化”反思[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年07期
5 潘洪建;;教学认识论研究:进展、问题与前瞻[J];中国教育科学;2014年03期
6 王良辉;;教学研究的技术转向及对教育技术学的启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邱福明;语文课程知识的存在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明珠;小学生使用家用电脑情况的城乡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柳海民,李伟言;教育理论原创:缺失归因与解决策略[J];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2 刘铁芳;人、世界、教育: 意义的失落与追寻[J];教育研究;1997年08期
3 陈红兵,唐淑凤;新老卢德运动比较研究[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02期
4 王钟伟;二战以来美国的科技政策及其启示[J];理论学刊;2005年04期
5 张明国;论“技术-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于技术转移深层问题的哲学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05期
6 丁峻;张静;陈巍;;心理科学的“DNA”: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及意义[J];自然杂志;2008年04期
7 ;目睹教育技术学十年之十大怪状(上)[J];中小学电教;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颖;;教育的新理念“转识成智”[J];现代交际;2011年11期
2 胡伟希;观念追寻:中西哲学与宗教解决“转识成智”问题之思路与途径[J];学术月刊;1997年01期
3 李润洲;;转识成智的大学生之维[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陈新汉;;把“转识成智”贯穿于研究生生涯[J];中国研究生;2012年11期
5 靖国平;;“转识成智”:当代教育的一种价值走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03期
6 童国嘉;;转识成智“转”在何处[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19期
7 梁银湘;;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转识成智”教学方法研究[J];高教论坛;2010年10期
8 朱良钰;;转识成智中的德性自证——冯契先生智慧学说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9 丁祯彦 ,晋荣东;略论冯契对“转识成智”问题的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10 徐祖胜;;教学过程中“转识成智”的过程理解与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华献;;上海当代青年智慧水平研究报告[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贡华南;;科学在中国人性命中的位置——二十世纪专业哲学家眼中的科学[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章仁彪;;“全球—本土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当代性——“全球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袁伯诚;“转识成智”[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2 崔存明 北京印刷学院;思想史研究需要转识成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张艳芬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转识成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少明;转识成智:智慧课堂及其生成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2 孙玉文;转识成智—智慧型教师成长探讨[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成;玄奘“转识成智”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57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57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