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云的学校教育思想及当代启示
本文关键词:论陈云的学校教育思想及当代启示
【摘要】:作为我国的重要领导人,陈云"对党、对人民的贡献是巨大的、多方面的",其思想和贡献不仅表现在经济建设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学校教育方面。陈云的学校教育思想内容既有对宏观教育的把握,也有对微观教育的涉及。重视学校教育,关注教师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关心儿童成长等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组织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作者单位】: 扬州市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陈云 学校教育 启示
【分类号】:G40-092
【正文快照】: 作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陈云“对党、对人民的贡献是巨大的、多方面的”[1]。他不仅开创了社会主义中国经济建设的新局面,而且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作出了特殊贡献。当前学界对陈云教育思想的探讨,主要集中在陈云关于党员政治教育思想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才;;陈云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再次成为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原因探析[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2 童庆平;;试论陈云的经济绩效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曲延春;;集体化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经验与借鉴[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4 金维才;;观念变革:从教师素质观到教师质量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郭根山;道路选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范水涛;;抗战时期陈云大后方组织建设思想探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高中华,王双印;试论建国后陈云的社会保障思想[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王瑞芳;;陈云的农业水利思想[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王瑞芳;;陈云与辽东土地改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吴超;;陈云与新中国林业建设[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侃如;;陈云与遵义会议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上册)[C];2004年
2 姚金果;;陈云与共产国际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上册)[C];2004年
3 单秀法;陈宇;;陈云在东北时期的思想与实践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上册)[C];2004年
4 梅雪;;试析陈云品格的结构和内涵[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姚金果;;陈云在共产国际了解毛泽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陈东林;;陈云抵制与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努力[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程中原;;陈云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独特贡献[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8 颜华东;王杰;;陈云综合平衡思想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下册)[C];2004年
9 沈善良;刘启芳;;陈云生平业绩纪念宣传活动综述——兼谈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宣传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A];陈云研究述评(下册)[C];2004年
10 黄典;黄静;;高校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作用的探索[A];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3 程秀梅;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彦虎;政治精英再生产与政党发展[D];复旦大学;2011年
5 陈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研究(1976-1982)[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曙新;探索中的双重变奏[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迟爱萍;新中国第一年的中财委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范晓春;中国大行政区研究:1949-1954[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房政;中国现代国家的型构1842~1953[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赵萍丽;政策议程设置模式的嬗变[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月玲;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与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曼好;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国家机关建设思想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3 郭红杰;“八大”至“文革”前夕党的指导思想的两个发展趋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齐英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5 李灵玲;陈云社会主义发展观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任武娟;试论陈云的党的建设思想及现代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强;中共领导人与西路军问题的拨乱反正[D];天津大学;2010年
8 宋佳东;陈云关于新中国工商业建设思想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建梅;陈云综合平衡思想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晶晶;建国后陈云执政党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白龙;[N];人民日报;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洁,冯国文;珠江三角洲学校教育现代化模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3期
2 罗立群;略论学校教育的情感性[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3 唐凯欣,金红梅;信息、知识、智慧——信息时代的学校教育该给予学生什么[J];继续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4 王秀兰;学校教育要以生为本[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年04期
5 马昌秀;浅谈通俗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J];新疆有色金属;2002年S1期
6 马立华;创新精神的培养应从学校教育抓起[J];党政论坛;2002年03期
7 李家成;论个体生命立场下的学校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8 赵尚松;学校教育中心理虐待探析[J];教育评论;2002年01期
9 尹晋英;略谈档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学与管理;2002年27期
10 王俏华;对信息化社会学校教育的重新思考[J];教育探索;200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艳云;;论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开展[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2 吴小辉;魏琳琳;;让孤独与学生说再见[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3 王佩芳;;让科技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渠道[A];创新在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杨继生;;学校教育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李强;;学困生与学校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6 陆再勤;;浅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联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7 徐志球;;浅议电脑网络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张鹤;;博物馆如何加强与学校教育的联系(摘要)[A];北京博物馆学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文集[C];1987年
9 廖永铭;叶永恩;;浅谈加强学校与家庭的交流与联系对学校教育的作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10 胡蝶;;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几点思考——基于学校教育的视角[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璋(作者为金华市教育局副局长);学校教育的生命价值[N];金华日报;2005年
2 泰州市教育局局长 宋吕银;“五严”背景下学校教育大有作为[N];江苏教育报;2009年
3 西南大学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黄雪梅;学校教育创新活力从何而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陶西平;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体制化探索[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郭淑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教育途径[N];南方日报;2013年
6 记者 刘子烨;学校教育不能再重“英”轻“汉”了[N];联合时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张颖;学校教育:多元冲击,,坚守前行[N];福建日报;2013年
8 周润智;健全的学校教育[N];光明日报;2000年
9 记者 苏天瑞 通讯员 吴瑾玉;全市关工委学校教育工作会议在虞城县召开[N];商丘日报;2009年
10 赵泰文;督促指导学校教育关工委工作[N];毕节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卫英;民族学校教育中的隐性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杨进;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滕志妍;世俗时代的宗教与学校教育关系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宏;散居回族学校教育的隐性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张斌;基于标准的学校教育问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程红艳;儿童在学校中的自由[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伟胜;现成生活与可能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振宇;近代中国学校教育中的儿童问题研究:儿童史学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春洲;学校教育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李亚娟;学校教育负担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郭佳;论惩罚在学校教育中的合理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谭龙;儿童虚伪与学校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5 曹艳艳;学校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用有限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朱云艳;美国家庭学校教育之父—约翰·霍尔特家庭学校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刘玉侠;学校考试与学校教育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良田;西藏宗教寺院教育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3年
9 赵永进;梁启超的学校教育思想和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沙莉莉;T村学校教育及其功能的变迁[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62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62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