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的德才观传承

发布时间:2017-10-05 19:10

  本文关键词: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的德才观传承


  更多相关文章: 清末民初 女子教科书


【摘要】:清末民初的女子教科书以全新的文本形式和政治关怀开启了焕然一新的女性公共空间,它打破了"女子无学"、"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格局,为女性才智的发展提供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广泛的可能性。然而检视教科书文本却不难发现,在"女德"和"女才"的关系问题上,这一全新的文本形式与传统保持着十分清晰的连续性——它们认同"道德优先于才学"。它们嘲笑传统社会的"女子才学"行为,追求传统女性读本所倡导的道德和实用原则,它们塑造的两类新形象——贤妻良母和国民之母——均是"女德"的新型政治形式。
【作者单位】: 湖南女子学院教育与法学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清末民初 女子教科书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3T60074)
【分类号】:G529
【正文快照】: 中国传统的女性读本,如《烈女传》、《女诫》、《女训》等,尽管在不同时期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功能却是一致的——均指向教化年轻女子养成传统的伦理道德,为她们更好地扮演妻子和母亲角色做好准备,而不在于开启她们的心智、促进女性的博学与才能。清末民初,中西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玉红;清末民初铁路犯罪形态及原因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逯慧娟;王青芝;;清末民初新式知识分子择业面相分析[J];兰州学刊;2010年07期

3 张振霞;;清末民初绅士阶层蜕化表现及其影响[J];民族论坛;2014年04期

4 刘洪英;略论清末民初的留学生特点[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李平;;清末民初商会设立的商业学堂[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张航;;塾师形象的文学记忆与历史解读之间关系辨析[J];才智;2014年06期

7 朱英;;清末民初天津工商同业研究所初探[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8 宋祥勇;;清末民初大店庄氏家族转型初探[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李丽;清末民初(1898~1919)儿童文学翻译鸟瞰[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曹欣欣;留学生与清末民初的移风易俗[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祁敬宇;;清末民初中国大都市的金融发展[A];2012城市国际化论坛——世界城市:规律、趋势与战略选择论文集[C];2012年

2 隋丽娟;邓天红;;清末民初黑龙江省禁毒成败述论[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魏琴;;试论清末民初的贵州新兴社团[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曹丽娟;;清末民初北京内外城官医院[A];全国医史文献学科建设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侯卫;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康丽;清末民初京剧的宣传与伶人的明星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敏吉;清末民初贵州地方自治思潮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78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78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d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