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学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17:35
本文关键词:电子教学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教学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被提出,通过广大一线教师的实践和探索,这一模式逐渐被大家所接受。“教学案”将教师的教案与学生的学案相融合,并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中尝试将教学案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结合信息技术课授课场所的特点,将教学案电子化。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开展电子教学案应用。 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初中生学习发展水平等作为理论依据,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和初中学生特点及笔者所在学校的具体教学实际,对“电子教学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教学案的基本组成,编写原则,实施方法等。并和传统纸质教学案对比,分析研究了电子教学案的特点和优缺点。 最后,通过访谈,了解学生对应用电子教学案的直观感受。以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为基础,本人执教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实验法,分析期末考试成绩,研究电子教学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电子教学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有正面、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电子教学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33.67;G43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章 绪论7-13
- 1.1 研究的背景7-9
- 1.1.1 时代发展对个体信息素养的要求7-8
- 1.1.2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8
- 1.1.3 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要求8-9
- 1.2 教学案应用研究的现状9-10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4 本文研究思路11-12
- 1.5 研究的方法12-13
- 第二章 电子教学案的概念13-20
- 2.1 教学案的概念和理论依据13-15
- 2.1.1 教学案的概念13-14
- 2.1.2 教学案的理论依据14-15
- 2.2 教学案的基本特征15-17
- 2.3 教学案的功能17
- 2.4 电子教学案的含义17-18
- 2.5 电子教学案的特征18-20
- 第三章 初中信息技术电子教学案的编写和应用20-43
- 3.1 电子教学案的设计原则20
- 3.2 电子教学案的结构和编写流程20-27
- 3.2.1 电子教学案的结构20-27
- 3.2.2 电子教学案的编写过程27
- 3.3 陈述性知识内容电子教学案的编写和应用27-31
- 3.4 程序性知识内容电子教学案的编写和应用31-35
- 3.5 复习课电子教学案的编写和应用35-43
- 第四章 电子教学案的应用效果检测43-47
- 4.1 实验方式43
- 4.2 数据分析43-44
- 4.3 学生访谈44-46
- 4.4 实验结论46-47
- 第五章 反思与进一步研究47-48
- 5.1 研究存在的不足47
- 5.2 后续研究的方向47-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50
- 附录50-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义禄;论学案体[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续明亮;;实践课改理念 走全面发展育人之路——山西省灵石县第四中学“学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02期
3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4 宋和;;“教学案”的一体化设计[J];新课程(综合版);2011年04期
本文编号:984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84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