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认知视角下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和语言实践研究
本文关键词:修辞认知视角下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和语言实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陶行知 语言实践 修辞认知 语言教育 现实价值
【摘要】:该文从认知学的视角分析了陶行知语言教育思想和语言风格形成的内在原因:正是因为陶行知选择、建构了修辞认知的思维模式才使其理论、著作呈现出通俗简明而又深刻诙谐的语言风格。并由此引发了对当下语言教育的几点思考,进而探讨了陶行知语言教育观的现实价值。
【作者单位】: 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陶行知 语言实践 修辞认知 语言教育 现实价值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陶行知语言教育观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研究”(2013SJD74005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092
【正文快照】: 陶行知先生倾其一生推行平民教育,推行大众语与大众文,留下了约600万字的学术著作和诗歌书信,他在教育史上的作用和贡献毋庸讳言,然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是他的学术著作,还是他的诗歌、演讲词、书信、平民教育教材都践行着自己的语言观,体现了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简洁明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晓梅;陶行知的语言文字思想及其实践[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郑荔;;学前儿童修辞性语言的出现与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3 谭学纯;语言教育:概念认知和修辞认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丽云;;范畴视域中的修辞与逻辑关系[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8期
2 潘小星;;艺术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初探[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郑蔚;;立象以尽意∶浅析中国绘画中的意境[J];电影文学;2009年06期
4 左云成;;文化符号学观照下的修辞“构型”[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5 陆俭明;;汉语修辞研究深化的空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谭学纯;;公共话题转换为个人话语:修辞化及其限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许琼华;;生活教育理论对学前双语教育的启示[J];福建陶研;2009年01期
8 马紫薇;;陈师曾《北京风俗图》艺术表现之独创性研究[J];大舞台;2013年05期
9 郑敏惠;;广义修辞学视野中的语义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张汝伦;;现代中国美学的自我理解及其理论困境[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谭学纯;;辞格生成与理解:语义·语篇·结构[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容;;从传说走向神坛:山东寒亭柳毅信仰的产生[A];山东省民俗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马永利;现代都市语境下的中国“杂志文”[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郑荔;学龄前儿童“修辞特征”语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唐善林;邓以蛰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强;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蓉;民国时期文学书籍插图艺术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林承亮;汉语颜色词“白”的修辞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廖静爱;用艺术为心灵加“油”[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雯;在文学与绘画间游戏[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艳;鲁迅小说《药》的修辞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青华;留一曲情深不绝绕梁音[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罗成萍;莫扎特歌剧《魔笛》的体裁特点和演唱风格[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曹金玲;走向审美的人生[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洪华平;构建艺术高职特色语文教材体系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晓枫;对几种常用汉语修辞格的认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礼权;修辞心理学论略[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2 谭学纯;修辞话语建构:自觉和不自觉[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白丽芳;儿童隐喻性思维的特点及其发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4期
4 何军;谈幼儿语言的“艺术创造性”[J];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5 王海珊;冯晓霞;;3~6岁幼儿言语目的性的发展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Z1期
6 于根元,夏中华;修辞和语言哲学——第二轮“语言哲学对话”连载之四[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芝海;;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人生[J];小学教学参考;2014年07期
2 陆美兰;;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实践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4年05期
3 金三恋;朱瑛;;有感于“谁听懂了他的意思?”——让评价也成为语言实践的契机[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7年02期
4 何伟华;;加强语言实践 提升语言能力[J];山西教育(教师教学);2008年01期
5 殷玉艳;;加强语言实践,提高教学实效[J];小学教学参考;2009年01期
6 王庭松;;注重语言积累 加强语言实践[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06期
7 谢开和;;寻找语言实践与人文熏陶的结合点[J];广西教育;2011年22期
8 缪霞;;让语言实践充满个性[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2年01期
9 许习白;;在语言实践中提升言语智慧[J];小学语文教学;2012年34期
10 吴玲;;以生为本,三重转变开放语言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方元;;语言实践中文化依附的困惑[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焦昆;;浅谈如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水平[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2013年
3 偶海燕;;培养语感的三个层次[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仪征市胥浦中心小学 田传萍;让学生读出“味道”来[N];江苏教育报;2010年
2 李丹梦;欲望的语言实践[N];文艺报;2006年
3 华北工学院外语系 段莉;如何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意识?[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如皋市桃园镇新华小学 钱俊华;在语言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N];江苏教育报;2008年
5 商丘市第四高级中学 李茜;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N];商丘日报;2011年
6 夏文国;学英语的诀窍[N];重庆日报;2001年
7 胡泉英 温泉县城镇小学;浅谈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小学英语插上飞翔的翅膀[N];博尔塔拉报(汉);2011年
8 鲁山县第二高级中学 朱明慧;浅谈高考英语复习[N];学知报;2011年
9 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小学 戴登云;充分挖掘口语交际能动性[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卢永丽 靖远县东湾中学;如何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N];白银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士勇;省略研究述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996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96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