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在我国青少年中的信、效度检验

发布时间:2018-01-15 19:42

  本文关键词: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在我国青少年中的信、效度检验 出处:《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依恋风格 信度 效度 青少年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检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中文版在我国青少年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研究首先分层抽样选取了561名11-17岁的中国青少年(平均年龄13.94岁,标准差1.53)进行测试,在所有样本中抽取80人间隔4周实施重测,同时测查了中文版社交焦虑量表和自尊量表。结果:依恋焦虑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4,重测信度为0.755;依恋回避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1,重测信度为0.721。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支持了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中文版在我国青少年中的二因素模型。依恋焦虑得分与社交焦虑得分正相关,与自尊得分负相关;依恋回避得分与社交焦虑得分负相关,与自尊得分正相关。结论: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中文版在我国青少年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Abstract]: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test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experience scale in Chinese adolescents. Methods: 561 Chinese adolescents aged 11 to 17 years were selected in this study. The average age was 13.94 years. Th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1.53) and 80 people were sampled from all samples for re-testing at intervals of 4 weeks. At the same time, the Chinese version of social anxiety scale and self-esteem scale were tested. Results: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coefficient of attachment anxiety dimension was 0.914, and 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was 0.755;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coefficient of attachment avoidance dimension was 0.871. The reliability of retest is 0.721. The results of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support the two-factor model of Chinese version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 experience scale in Chinese adolescents. Attachment anxiety score and Social anxiety score. Positive correlation.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elf-esteem score; The scores of attachment avoidance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cial anxiet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lf-esteem. Conclusio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experience scale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Chinese adolescent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BSH082) 积极心理学研究基金(京民基证字第002034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3YJA190009)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依恋是指个体在遇到困难时向亲密他人寻求支持和保护的倾向[1]。Bowlby认为依恋具有重要的适应性价值,尤其是在个体生命发展的早期阶段[2]。新生儿主动向养育者(多为母亲)表达需求并获得满足,可以帮助其应对一系列威胁,诸如饥饿、排泄、疼痛和外界伤害。在长期的反复互动中,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立;范晓玲;;论效度理论的发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1期

2 孙亚琴;刘凌;王剑;;效度概念一元化的发展述评[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11期

3 李朝旭,李竹琴;论心理学构念及其测量效度的估计[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4 张宝钧;传统效度理论与统一构件效度的比较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叶映华;郑全全;;效度概念新认识[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6 关丹丹;车宏生;;现代效度理论与效验方法述评[J];心理科学;2010年03期

7 王重鸣;人事测评效度验证的多方法途径[J];应用心理学;1994年01期

8 焦可索 ,舒雪祖;试卷质量的评价(二)[J];安徽教育;1990年09期

9 刘润香;戴海琦;王鹏;;情景判断测验效度的研究述评[J];心理学探新;2010年03期

10 余嘉元;检验测验效度的互信息方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凌;孙亚琴;;效度概念一元化的发展述评[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刘润香;戴海琦;黄雅婷;;情景判断测验效度的影响因素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刘晓倩;黄敏儿;时勘;;增强情绪意识是否可以干预社交焦虑?[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璇;黄敏儿;;元情绪评价指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乔昆;;甘肃农村小学生社交焦虑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贺立;;高中生孤独感、自尊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田学英;卢家楣;;大学生情感表达和个人评价与社交焦虑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小露;吴远;;音乐疗法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戈兆娇;;自我表露与社交焦虑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刘佩佩;毛富强;;医学生社交焦虑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市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 李琼芝;你有社交焦虑症吗?(下)[N];丽水日报;2005年

2 莫扬;社交障碍也是病[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3 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峰;对心理问题不能“防卫过当”[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王淑娟 张建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项目正反向表述影响心理测验效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许书萍;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解释偏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现红;HIV/AIDS相关羞辱和歧视的概念框架建立及评定工具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山川;大学生消费品-自我联结问卷编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林道武;大学生内心平静量表的信效度检验[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荣刚;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其心理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曹羌琴;青少年依恋、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志荣;农村高中生社交焦虑的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6 龙卿志;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对高一社交焦虑学生的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洪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应对方式调查与团体干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春梅;大学生社交焦虑障碍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晓晓;认知行为改变策略对高中生社交焦虑的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10 刘静怡;社交焦虑个体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差现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29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429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1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