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质量分析与改进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质量分析与改进研究 出处:《电化教育研究》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数据 互联网+教育 智能公共服务 区域教育质量改进
【摘要】:国家以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龙头的教育深化综合改革的核心方向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发现个性、培养个性,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大数据可以发现真正的学生个体特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的支持,为破解规模化覆盖和个性化发展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了一套全面表征学习者特征的数据模型以及区域教育数据挖掘与分析模型,开发了一个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一套用大数据改进区域教育质量的解决方案,并在北京市的通州区成功开展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Abstract]:The core direction of the education deepening comprehensive reform is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individualized growth, to discover the individuality, and to cultivate the individualit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Education big data can find out the real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and provide support for individual growth of students. It provides a new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rge-scale coverage and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dvanced Innovation Center for Future Education has studied a set of data models and regional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that comprehensively characte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ers. Digging and analyzing models. An educational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has been develop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a solu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gional education with big data has been formed, and the practice has been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in Tongzhou District of Beijing.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互联网+’教育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6JZD043)
【分类号】:G434;G521
【正文快照】: 2014年,国家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并在浙江和上海先行试点,在2020年建立中国特色考试招生制度。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出要深化教学改革,高中招生中要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德山;教育的区域性陈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7期
2 郭思乐;透视学者的现实责任感——读《教育蓝图——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J];学术研究;2000年11期
3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01期
4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通过鉴定[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01期
5 王少东,陆天池;区域教育现代化的认识与实践[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6 陈旭光;区域教育创新的理念与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陈旭光;推进区域教育创新的三大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年06期
8 翁开明;关于区域教育现代化及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1期
9 顾志跃;研发机构在区域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与价值[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10期
10 曾天山,郑军;区域教育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探索——评彭世华新著《发展区域教育学》[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大一;;跨区域校际联盟深化区域教育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2013年
2 ;公主岭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区域教育活动实验的意见[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3 ;公主岭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区域教育活动实验的意见[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4 刘明;邹长海;;区域教育体系规划的若干理论方法[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5 朱兆敏;;育海洋未来新人 创区域教育特色——小学“海洋教育”的实践与探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浙江卷)[C];2010年
6 罗明东;陈瑶;;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系统论[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辽源市西安区课题组;石文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区域教育实验报告[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8 Jane Knight;;知识经济中的区域教育中心和城市:机会与风险(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9 周满生;;中国区域教育发展差异与政府宏观教育政策调整[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小兵;;反梯度推进:区域教育投资的战略选择——兼与“区域教育投资的梯度推进论”商榷[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财源邋记者 金姝;加快区域教育现代化[N];吉林日报;2007年
2 宋财源 记者 金姝;长春汽开区成为“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N];吉林日报;2009年
3 记者 林琳;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和区域教育高地[N];自贡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李曜明 杨桂青;寻找撬动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支点[N];中国教育报;2013年
5 刘信科 湖北省公安县教育局局长;“六大机制”助推区域教育发展[N];中国教师报;2013年
6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汪明;区域教育改革的成功范例[N];济南日报;2014年
7 谢军伟;攀枝花市加快打造区域教育高地步伐[N];四川科技报;2014年
8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处长 杨润勇;区域教育科研最怕有“花”无“果”[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蒋夫尔;区域教育“联动发展”更需行动自觉[N];中国教育报;2014年
10 记者 得舟;我市区域教育联盟改革启动[N];西宁晚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宫丽艳;天津市塘沽区域教育政策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继红;我国区域教育发展状况评价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曾海洋;厦门大学与闽南区域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边旭东;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舜;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侯彦斌;我国“区域教育研究”的概念、意义和方法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沈喜云;我国区域教育发展趋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隋娟;满意度理论及其在区域教育研究中的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郭明玉;地方政府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张雅倩;区域推进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7 万鹏;教育与区域收入差距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8 陶洁;区域骨干教师培养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9 代凌薇;区域教育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10 吕寿伟;区域教育学学科生成机制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32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43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