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学习价值观对学校幸福感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本文关键词:流动儿童学习价值观对学校幸福感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出处:《中国特殊教育》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流动儿童 学习价值观 学校幸福感 学业自我效能感
【摘要】:学校幸福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质量指标,许多国家都将其纳入教育评价体系以检讨自身的教育系统。学校幸福感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关,学习价值观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也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本研究以1167名3~6年级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流动儿童学习价值观、学校幸福感的现状,以及学校幸福感与学习价值观、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流动儿童学习价值观较好,学校幸福感较高;流动儿童学习价值观、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校幸福感之间两两显著相关;流动儿童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学习价值观与学校幸福感之间发挥调节作用。对于学业自我效能感高的流动儿童,学习价值观对其学校幸福感的影响更为敏感。
[Abstract]:School well-being is an important quality indicator of school education. Many countries have included it in th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to review their own educational system. School happiness is related to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Learning values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also affect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In this study, 1167 floating children in grade 3 or 6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chool well-be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happiness and learning values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loating children had better learning values and higher school well-being; Floating children's learning values, academic self-efficacy and school well-being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The academic self-efficacy of floating children plays a regulatory role between learning values and school well-being, and for floating children with high academic self-efficacy, the influence of learning values on school well-being is more sensitive.
【作者单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
【基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般项目“在京流动儿童学校幸福感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课题批准号:GYC2016013)的成果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学校幸福感是学生在与学校中的人、事、物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心理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的结果,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的结构发生学生基于自定标准对其学校生活的评价与体验[8],学了重大变化,由最初单独个体的流动逐步过渡到“家校幸福感与学生的学业进步、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凌;两种取向的自我效能感评估概述[J];心理科学;2001年05期
2 陆昌勤,方俐洛,凌文辁;组织行为学中自我效能感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思考[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3 吴国来,王国启;自我效能感与教学效能感综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4 李宏利;计算机使用中的自我效能感[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5 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是一般的还是针对特殊领域的?[J];心理科学;2006年05期
7 王建侠;;近十年国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Z1期
8 杨阳;王德建;;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在运动领域中的运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9 付建红;肖克松;;自我效能感对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启示[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谢金;;浅析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人际关系[J];新学术;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芝;;提高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福兴;沃建中;倪牧宇;;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发展特点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雪梅;陈旭;;青少年社会自我效能感问卷的初步初步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贺立;;高中生学习投入与应激和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王亚男;张景焕;石孟磊;;压力情境下创意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乐燕;刘晓虹;;自我效能感与晕船症状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小平;吴李生;;新犯自我效能感与焦虑和抑郁的相关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8 张焕;尤扬;;高中生英语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池丽萍;;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访谈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迪丽娜尔;綦群高;沃建中;卢子慧;;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跨民族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汪智慧;优等生为何行为“跑偏”[N];健康报;2003年
2 林晓 心理学硕士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完美人格潜藏内在矛盾[N];北京科技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丽娜;自我效能感和集体效能感的关系研究:来自两个群体的证据[D];吉林大学;2012年
2 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韩力争;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保胜;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及其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钉;青年企业员工个人奋斗、自我效能感与幸福感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冷淑敏;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就业压力的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赵海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求助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5 孙振军;冒险疗法对工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吴日晖;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干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马青;考试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缓解初三学生考试焦虑的干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捷;自我效能感与医学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9 庄桂芳;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情绪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陈扬;高校辅导员前瞻性人格、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新乡医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433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433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