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权利”vs.“大城市
本文关键词: 教育权利 大城市病 生存教育 流动儿童 教育获得 出处:《社会学评论》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两为主"政策的逐步落实,确保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平等地享有教育权利这一目标正在逐步实现。但与此同时,为了消除人口持续集中带来的"大城市病",教育正在逐渐成为近两年特大城市严控人口的政策选择。这种不同政策体系的目标冲突,带来了特大城市流动儿童教育获得中的现实困境。基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市进行的针对打工子弟小学和公办小学的流动儿童及家庭的经验性研究,本文旨在对特大城市流动儿童教育获得的影响因素及动态关系,不同政策体系的实际演绎过程,以及教育困境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剖析和阐释。研究发现,在存在不同政策体系目标冲突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在具体政策实施中进行了趋利避害的理性选择,打工子弟小学的流动儿童由于"人(学)籍分离","钱随人走"政策很难实现;公办小学的流动儿童虽可享受到教育政策福利,但教育机会的获得有诸多限制。这种教育不平等的出现,是国家教育公平政策、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个体家庭背景及社会资本在实践中综合作用的结果。
[Abstract]:Since 21th century, with the gradu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o-dominant" policy, the goal of ensuring the equal enjoyment of the right to education by migrant children in the displaced places is gradually being realized, but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big city disease" brought by the continuous concentration of population, education is gradually becoming the policy choice of controlling the population strictly in the last two years. This kind of target conflict of different policy system.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in Beijing from November 2015 to June 2016, migrant children and families of migrant children and public primary schools. Empirical research.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and explain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dynamic relationship of migrant children's education in megacities, the actual deductive process of different policy systems, and the concrete mechanism of educational predicament. In the case of the conflict of objectives of different policy systems,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carried out rational choice of seeking advantages and avoiding disadvantag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pecific policies. The migrant children in the working children's primary school ar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because of "the separation of people (learning) and nationality". "money with others" policy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Although floating children in public primary schools can enjoy the benefits of education policy, there are many restrictions on the access to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The emergence of this kind of education inequality is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equity policy and the new urbanization polic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egacities, individual family background and social capital play a comprehensive role in practic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课题“新型城市化中的社会矛盾与治理创新”(项目编号:16JJD84001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北京流动儿童的教育与需求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规模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随迁子女即流动儿童(1)的数量日趋增多。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流动儿童约为3 610万人,留守儿童约为6 973万人,两者数量之和过亿,占全国儿童总数的38%(段成荣,2015)。流动儿童的绝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蒙在飞;;美国流动儿童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10期
2 冯帮;;近十年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3期
3 周国华;翁启文;;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文献研究述评[J];人口与发展;2011年05期
4 陶西平;;我国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制约因素和政策出路[J];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05期
5 翁启文;周国华;;流动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实践反思与模式选择[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戴斌荣;张军华;;农村流动儿童教育难题破解[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周国华;;流动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实践反思与政策选择[J];中国儿童文化;2013年00期
8 王琳;;中美流动儿童教育政策比较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9 徐晓虹;;流动儿童教育的管理与政策探索——以宁波市海曙区为例[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5年11期
10 程福蒙;柯洪霞;;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再审视[J];教育探索;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尹丹;;构建“X+Y”式教育券分担方式[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吴宏超;吴开俊;;流动儿童教育需求与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变革[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人旗 李珊珊;政协委员关注流动儿童教育[N];中国文化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谢宏;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亟待解决[N];科技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蒋廷玉;流动儿童教育短板谁来补[N];新华日报;2013年
4 戴正宗 编译;亚洲:发展中国家财政支持流动儿童教育不含糊[N];中国财经报;2014年
5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韩嘉玲;推动流动儿童教育主流化的制度建设[N];社会科学报;2007年
6 王慧娟;补偿教育:流动儿童教育福利保障的新途径[N];中国社会报;2013年
7 财政科学研究所 张绘;“六面”着手完善流动儿童教育投入机制[N];中国财经报;2014年
8 ;3581万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亟待关注[N];人民政协报;2014年
9 南京师范大学 王善坤;美国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经验[N];中国人口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赵华琼;流动儿童教育引人忧[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春风;我国教育行政决策的伦理困境与出路[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艳敏;流动儿童教育公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汤玉梅;美国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3 龚磊;等待“学籍号”: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背离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4 邵斌斌;流动儿童入学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薛娴;大连市城乡结合部流动儿童学校教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6 胡蕾;流动儿童教育中的区隔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7 赵家慧;中美流动儿童教育公平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8 孙明;农村流动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9 董茜;流动儿童教育衔接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10 魏晓炜;上海市流动儿童教育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47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447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