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青少年创造性发展及其脑机制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1-25 13:12

  本文关键词: 青少年 创造性 发展趋势 神经机制 出处:《心理科学》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阶段,探明青少年创造性发展规律及其神经机制对于培养和激发个体的创新潜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青少年创造性发展及其脑机制的研究进展,分别对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及其相应的脑机制展开综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展望。总体而言,青少年时期创造性思维发展呈现出两个波峰(11~13岁,15~16岁)的发展趋势;青少年创造性发展受外部原生家庭教养方式和学校教师激励以及内部情绪动机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较大;前额叶对青少年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可能与该脑区涉及执行控制功能有关。针对青少年创造性发展的教育干预以及大脑可塑性可能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大样本纵向跟踪多模态脑影像数据库的建立可为相关研究提供重要支持。
[Abstract]:Adolescence is the key stage of creative developmen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find out the law of teenagers' creative development and its neural mechanism in order to cultivate and stimulate the creative potential of individual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dolescents' creative development and its brain mechanism.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reative thinking,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ts corresponding brain mechanism were summarized respectively, and the prospect was made on this basis.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thinking in adolescence shows two peaks: 1113 years old and 1516 years old.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external native family upbringing style, school teachers' motivation, internal emotional motivation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Prefrontal lob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This may be related to the involvement of executive control in the brain region.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for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and brain plasticity may be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this field; The establishment of large sample longitudinal tracking multi-modal brain image database can provide important support for related research.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创造性(creativity)是指个体产生新颖奇特且有实用价值观点或产品的能力(Guilford,1967b;Sternberg,2005)。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创造性和大脑发育成熟的关键期(王亚丽,谷传华,吴财付,谢祥龙,2014;沃建中,王烨晖,刘彩梅,林崇德,2009;Casey,Getz,Galvan,2008)。随着多模态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涛 ,郑晓边;青少年自残行为及其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10期

2 王伟清;叶进;陆丽红;;青少年创造方面的自卑心理及其对策分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张春光;;青少年“家庭沉默”现象浅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赵小云;郭成;;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对学业自我的影响[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年07期

5 胡文勇;李慧玲;喻承甫;阮伯夫;;越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6 李改;王斌;马红宇;李敏;;青少年领导力发展的研究述评[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1期

7 沈家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少年的教育问题[J];华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8 沈家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少年的教育问题[J];中国教育学会通讯;1981年01期

9 吴波;方晓义;;青少年自主性发展的特点[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1期

10 汪媛;佘双好;;武汉市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青年探索;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寇_g;;警惕儿童的心灵玷污 儿童青少年如何看待腐败现象[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2012年

2 盖笑松;兰公瑞;;青少年积极发展影响因素的回溯式访谈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雷雳;;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与健康上网[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郭斯萍;余仙平;;家庭因素在矫治青少年网络成瘾中的重要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麻城市张家畈中心学校 蔡主华 丁楚兵;“初二现象”成因及对策[N];黄冈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于凤杰;青少年早中期的个人目标及其家庭、同伴背景[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徐夫真;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发展及其与家庭、同伴和个体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武忠刚;越南青少年人格特征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肖岑;青少年自我提升的发展及其与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勇;青少年危险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部分神经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王文;从快乐到希望[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与家庭、同伴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孜维达·阿不都克里木(Ziwida. Abdukeram);不同文化情境对维吾尔族青少年自我发展的影响及其社会认知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李敏;我国青少年学生领导力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自强;农村留守青少年压力性生活事件、情绪智力对其社会适应的作用机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2 唐俏;父母控制与青少年未来规划的关系:行为自主的中介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肖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自伤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纪文博;不同游戏类型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攻击性的相关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5 王欣欣;父母严厉管教、青少年自我表露与学业适应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李阳;青少年参与课外活动与积极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包克冰;中国和马来西亚青少年依恋的比较[D];浙江大学;2005年

8 孙卉;青少年合作感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琳;电影角色在青少年积极发展中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高婷;青少年个人规划与同伴特征、学业适应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62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462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3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