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模型
本文关键词: 深度学习 问题解决 学习模型 批判性思维 知识迁移 学习交流社区 出处:《中国远程教育》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古至今,学习停留于浅层层次而不够深入的问题始终存在。如今,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尤其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开始,而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又会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因此,对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开展研究势在必行。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在分析深度学习和问题解决两者各自的内涵、特征及其一般过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强调真实复杂的学习环境,包含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过程、资源中心、评价与反馈和学习交流社区四大模块。
[Abstract]:Since ancient times, the problem of learning at the shallow level has always existed. Nowadays,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oal of the whole society. Especially in school education. In order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we must start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will promote the occurrence of in-depth learning. It is imperative to carry out research on deep learning based on problem solving. Based on the above considera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ral process of deep lear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This model emphasizes the real and complex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includes four modules: the process of deep learning based on problem solving, the resource center, the community of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and the community of learning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教育部重点项目“机器人在中小学创客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DHA150287)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一、引言于人类而言,并非学习就一定能解决问题,但真正的学习离不开问题解决,而所需解决的问题无非是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浅层学习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更多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以深度学习作为基础。在以“传递—接受”型教学模式为主的传统教育中,学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祖强;学生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特征[J];教育导刊;2000年Z2期
2 陈招平;李生龙;;以问题解决来推进教学[J];新课程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01期
3 李征澜;余林;;问题解决教学的制约因素[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王文静;;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年09期
5 孟万金;;国外关于问题解决与教育的研究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2年04期
6 张维忠;;问题解决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影响[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年04期
7 韩和鸣;;试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9期
8 孙启民;问题解决与教学[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7年03期
9 ;关于问题解决[J];临沂师专学报;1998年05期
10 滕绍龙;;问题解决“拍下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郭芳芳;姚梅林;;大学生服务性学习与问题解决:课堂投入的作用[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叶苑;邹泓;;社会问题解决能力与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张冬静;张菲菲;郝恩河;谷传华;;问题解决场合对青少年社会创造性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蔡逢春;王海红;李晶;贾小娟;胡卫平;;教学方式对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张岩;刘峰;王春宇;;创新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6 顾泠沅;;教学任务与案例分析[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甄小彦;“减负问题解决不好,就害了一代人”[N];人民政协报;2013年
2 郑杰;发现学校问题[N];中国教师报;2012年
3 朱德全 龙登丽;课堂改革:能否基于问题开处方?[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冯冬红 李济英;会提问,,最具创造力的品质[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莫美路;中小学教师的课堂领导方式对学生创造性问题解决的作用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丹丹;初中数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金然;GeoGebra 环境下基于问题解决的职前数学教师培训设计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陈萍萍;基于电子书包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5 黄晓雪;提取练习对问题解决技能学习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6 刘春玲;电子书包环境下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7 臧玲玲;美国“未来问题解决计划”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久桃;基于问题的学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曾华英;课堂教学中问题效能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珊;促进问题解决的学习干预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82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482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