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式慕课视域下教师角色转型策略
本文关键词: 中国式慕课 角色转型 出处:《继续教育研究》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式慕课已经在国内大学占领一定的市场,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既有效地结合慕课大规模网上开放的特点,又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在自由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主动参与教学,实现课堂上"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式慕课不仅没有削弱教师的作用,反而进一步提高教师在慕课实施过程中的地位。所以,对教师而言,必须及时调整自己在中国式慕课浪潮下的角色定位,完成表演者、策划者和咨询者的角色转变,这既是继承教师教书育人教育传统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中国式慕课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手段。
[Abstract]:Chinese Move course has occupied a certain market in domestic universities. Its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mode not only effectively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scale online opening of Moo courses, but also gives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eachers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students can take part in teaching actively and realize the change from "want me to learn" to "I want to learn". In a sense, Chinese admiration course not only does not weaken the role of teachers. On the contrary, further improve the status of teacher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Therefore, teachers must timely adjust their role in the wave of Chinese tutoring positioning, to complete the performers. The change of role of planner and consultant is not only the only way to inherit the tradition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but also the necessary mean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dmiration course.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防教育学院;
【基金】: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混合式慕课的建设与应用——基于军事理论课慕课的教学研究”(编号:JG2016BZD37)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情境主体’视角下的慕课教学研究”(编号:2016-GH0303-00053)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中国式慕课透视近年来,慕课(MOOC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已经在全球教育界掀起热潮,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地探索如何借助慕课平台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一批先驱者高校在慕课建设上也进行大胆的尝试。那么,作为“舶来品”的慕课真能如大家所愿实现高等教育的一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文军萍;陈晓端;;影像中的课程:慕课之伦理价值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12期
2 王洪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行政法学课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15年10期
3 于小艳;;MOOCs:传统大学的警钟还是丧钟[J];现代教育管理;2015年08期
4 胡弼成;邓杰;;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变革:挑战、趋势及风险规避[J];教育科学研究;201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海龙;李彦涛;;基于中国式慕课视域下教师角色转型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7年05期
2 谌凯;;大数据时代社会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的现实困境与改革策略[J];运动;2017年09期
3 赵庆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化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04期
4 马雯tD;;基于SPOC平台的《军事理论》课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年14期
5 文军萍;陈晓端;;超越课堂:课程学习共同体的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04期
6 王爱梅;曲巍;王琴;;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年01期
7 杨瑞平;吴秋生;王晓亮;;“慕课”背景下财务会计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月刊;2016年36期
8 金波;蔡敏芳;;大数据时代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J];档案学研究;2016年06期
9 王媛媛;孙红梅;杨九思;韩琳;张忠;;轻新课堂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年A2期
10 许晶;;大数据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与优化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16年2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国;;数字化时代的课程发展悖论的审视[J];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04期
2 王本陆;汪明;;教育伦理学的新问题与新思考[J];教育学报;2015年01期
3 舒兰兰;;“翻转课堂”模式在中学政治课的应用分析[J];江苏教育;2014年42期
4 周凤瑾;;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实施翻转课堂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4年17期
5 耿学华;桑新民;;学习者、教师、研究者三重身份的MOOCs体验——对美国圣塔菲研究所网络课程的学习与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07期
6 韩锡斌;朱永海;程建钢;;MOOCs在全球高等教育引发海啸的根源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03期
7 蒙石荣;蒋文宁;;试论规训教育对国民劣根性的再生产[J];现代教育论丛;2014年03期
8 胡茂波;;高等教育学费二元结构的审视与调控[J];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11期
9 魏忠;何立友;;大数据:开启面向未来的教育革命[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10期
10 刘杨;黄振中;张羽;李曼丽;;中国MOOCs学习者参与情况调查报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1482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482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