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利用虚拟世界及基于代理的模型学习科学探究——计算机化科学探究模型浅析

发布时间:2018-02-15 15:59

  本文关键词: 科学探究 虚拟世界 基于代理的模型 有效失败 出处:《中国电化教育》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针对中学课堂科学学科的学习,长期以来的问题之一是教师认为很难开展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Scientific Inquiry)这一复杂的知识。为了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探究,该文提供并介绍了一种名为计算机化科学探究(Computational Scientific Inquiry,以下简称CSI)的模型。该模型由3D沉浸式虚拟世界(Virtual World)和基于代理的模型(Agent-Based Modeling)共同实现,并使用了名为有效失败(Productive Failure)的教学理念支撑学习活动的设计。根据CSI模型,我们打造了一个虚拟的3D星球Omosa Virtual World,2D基于代理的模型Omosa Netlogo,并根据有效失败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活动,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基于课堂的短期课程,来帮助学生在生物学科背景下学习科学探究。悉尼两个八年级班级参与了实证研究。在课堂中获得的实证结果证明,学生明显提高了他们在科学探究方面的学习,CSI的应用是卓有成效的。
[Abstract]:At present, one of the long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science in middle school classrooms is that it is difficult for teachers to carry out teaching activities to help students learn the complex knowledge of Scientific Inquiry.To help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learn better about scientific inquiry, This paper provides and introduces a model called Computer-based Scientific Inquiry.The model is implemented by 3D immersive Virtual World and Agent-Based Modeling. And we use the teaching idea called effective failure to support the design of learning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CSI model, we have created a virtual 3D planet Omosa Virtual World2D agent-based model Omosa Netlogo, and designe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effective failure. Together, the three constitute a short classroom-based course to help students learn scientific inquiry in the context of biology. Two eighth-grade classes in Sydney participated in the empirical study. The empirical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classroom proved that:---. Students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ir learning in scientific inquir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SI has been effective.
【作者单位】: 悉尼大学教育与社会工作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
【分类号】:G434;G633.9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斌;“虚拟世界-95”会议[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10期

2 杨聪;孩子为何沉溺于虚拟世界[J];小学教学参考;2005年33期

3 周俊逸;;告别虚拟世界[J];青少年日记;2006年12期

4 ;虚拟世界的基本原则值得仿效[J];广西教育;2006年28期

5 怜仙岚语;;虚拟世界里的真实情感[J];老同志之友;2010年15期

6 本刊编辑部;在虚拟世界里寻找远去的家园![J];中华儿女(海外版);2002年04期

7 彭欣;罗晓洪;;虚拟世界与虚拟性哲学的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胡俊海,胡凯;读图时代与虚拟世界[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4年02期

9 于凡诺;;网络虚拟世界的哲学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胡金艳;冯小燕;;试论儿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经验的“双向迁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肖惠萍;;虚拟世界的传情色彩[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冉鸿燕;;虚拟世界与人的思维方式变革[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曾晓玫;;时怀感激 常念恩情[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4 孙斌;;从启蒙之光到虚拟世界——从流亡者阿多诺谈起[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4)[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义川;虚拟世界,真实财富[N];网络世界;2007年

2 本报记者 雷中辉;推倒虚拟世界隔离墙[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3 海兰;汽车巨头迷上虚拟世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张安定;虚拟世界的青春舞会[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5 万磊;演进中的“虚拟世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6 刘光强 编译;虚拟世界在现实中绽放[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李红艳;虚拟世界里,,他们在歌唱[N];北京日报;2014年

8 飞猪;虚拟世界里的生意[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9 记者 姚小 鞠孜;虚拟世界消费一年烧钱千万[N];无锡日报;2006年

10 王勇;虚拟世界的全球化热潮与本土化冲动[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方斌;社会影响对消费者在虚拟世界中的付费行为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沈明伟;基于虚拟世界经济的服务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周中允;理解社会型虚拟世界中用户的持续参与:在“第二人生”中的探索研究和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莎莎;虚拟世界[D];东南大学;2006年

2 王佳丽;虚拟世界在教与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3 常少波;开放式虚拟世界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倪海宁;虚拟世界与人的发展[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龙婷婷;虚拟世界交往行动的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张焕焕;虚拟世界对北京经济与社会的影响及政府监管对策[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7 赵磊;虚拟世界的伦理问题探析[D];吉林大学;2007年

8 赵千里;网游虚拟经济及其商业模式探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9 张素珍;《对虚拟世界中的生命、自由、幸福的追求及其在现实中的经济认可和法律认可》选择(英译汉)及翻译研究报告[D];云南大学;2015年

10 林家权;虚拟世界中广告传播的受众浅析[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13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513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f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