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美国教育中的反智主义

发布时间:2018-03-04 02:18

  本文选题:反智主义 切入点:美国教育 出处:《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2016年总统大选的最终结果引发了民众关于美国反智主义传统的广泛讨论。因为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胜利被认为是反智主义在美国政治领域的回潮。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在美国长期存在着一种针对知识分子及其生活方式的敌对态度。但是着重分析反智主义或是反智主义与美国历史之间联系的文献却寥寥无几,研究反智主义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的文献更是少之又少。尽管少数学者,诸如理查德·霍夫斯塔特,亚伦·莱克里德尔,确实从教育角度追溯过美国的反智历史,学术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和低估了反智主义与美国教育发展史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对反智主义在教育领域的概念做一个尝试性的研究,探寻美国的反智主义倾向是否在美国教育史上有所表现。本文主要采用了纵横分析法,即历史回顾法和内容分析法。具体来说,历史回顾法用于掌握美国教育发展脉络,内容分析法,也就是案例分析法,用于样本挑选与案例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包括:如何在美国教育中定义反智主义?反智主义在美国重大教育改革中有何体现?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首先对反智主义的定义进行了讨论。作者发现,作为一个有着民主与实际传统的共和国,美国为此传统深感自豪,因此对于知识分子,特别是那些相信真理的追求高于一切的人,美国社会一直抱持怀疑态度。这些"传统知识分子"因为他们与贵族和神职人员之间存在的先天联系而饱受猜疑。因此,"反智主义"一词出现,意指一种针对知识分子或是智力追求的一种敌对态度或观念。在美国历史上,反智主义倾向在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随处可见,如在宗教中,政坛,或是媒体。然而,作者发现,反智主义并不敌视教育。反智主义者们从未否定过知识的力量或是公共教育的必要性。他们反对的只是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知识或是学术追求。他们希望教育能够体现平等主义和功用主义原则。平等主义是指教育应该具有包容性,每一位美国公民都有受教育权利。每个个体应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让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功用主义则指教育应该有益于个人与民众。教育应该令个人获得实用技能,形成民主特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进步,为解决社会弊病提供良方。通过对美国教育史的研究,作者认为对平等主义和功用主义的追求是美国反智主义在教育领域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为了更好地分析反智主义与教育史之间的联系,作者对于美国教育史做了一个梳理。美国教育主要经历了四次重大改革。第一次是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的平民学校运动。此次改革目标是为全国儿童,尤其是那些贫困儿童,提供免费的教育。第二次是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旨在通过多样课程和专业教学管理让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第三次则是20世纪40和50年代的生活适应课程运动。这次改革重在增加应用课程的比例,以此让学生适应他们在未来生活中的角色。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是最后一次重大改革。弱势群体的教育平等问题是这次运动的中心。这四次改革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教育的发展方向。接下来的一章详述了反智主义在美国教育发展中的具体表现。本文作者选取了四大教育改革中的三个来阐述反智主义倾向。第一个事例是平民学校运动。作者首先分析了平民学校这一历史事件,发现这一运动的改革目标反映了反智主义中的平等主义。这一运动的目标是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以及全体公民共享教育所带来的社会福利。平民学校之父,霍利斯·曼的无宗派道德观等理念也对消除教育不平等现象、实现教育平等有着积极的影响。第二个案例是进步主义教育改革。这一运动同时体现了反智主义的平等主义和功用主义原则。进步主义教育者们从课程和学校管理两方面入手,在加强课程多样化的同时对学校进行集权化管理。课表的丰富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适合自身特点的课程选择,这更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各具特点的学生能够通过从高中课程中学到真正对自身发展的内容。课程多样化同时也体现了功用主义原则,这一改革通过不同的课程重点提供了三条发展轨道,学术型,职业型和商业型。这样的多轨课程更符合经济增长的需要。实用性课程的增加有利于学生快速适应工业社会和现代企业生活。生活适应课程改革作为第三个案例与上一个案例一样,同时也体现了反智主义的两大原则。一方面,这一改革以被忽略的百分之六十学生为改革对象,进一步增强了课程的多样化,意图培养学生平等的生活适应能力,为实现其潜力提供平等的机会。这些改革措施是平等主义的体现。另一方面,这一改革的功能性原则,培养合格"家庭成员,劳动者,消费者和公民"的目标,实际应用学科的增加和学术性知识性课程的缩减都反应了反智主义的功用主义原则。总之,本文的主要论点是,美国教育的发展带有一定的反智主义倾向。反智主义在教育中的两大表现形式是平等主义与功用主义。美国教育史的数次重大教育改革中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平等主义与功用主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5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炼成;My Views on the Monism of the Labor Theory of Value──A Brief Comment on the Dispute Between Su Xing and Gu Shutang and Others[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1996年02期

2 ;Tabulated information about China's educational development[J];China Population Today;1998年Z2期

3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factor in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implications[J];The 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2000年01期

4 覃靓;;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J];海外英语;2011年06期

5 ;EDITORIAL[J];外语电化教学;1990年02期

6 ;Editorial[J];外语电化教学;1993年03期

7 高丽;程宝良;;Analyzing our educational resource deploy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by marginal utility[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8 ;教育学名词(二)[J];中国科技术语;2013年01期

9 ;My 50 Years in Beijing[J];China Today;1999年10期

10 燕,

本文编号:1563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563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d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