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生存理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选题:无病生存 切入点:因素分析 出处:《中国学校卫生》2017年07期
【摘要】:目的了解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的生存理由及其相关因素,为大学生自杀的预测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9月23日对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全体3 133名大一新生进行自编大学新生留守基本情况问卷以及青少年生存理由量表测试。结果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生存理由总分及家庭凝聚力、同伴接纳、自我接纳得分(4.94±0.56,5.12±0.67,4.84±0.69,5.16±0.65)均比无留守经历大学新生(5.00±0.57,5.22±0.66,4.92±0.71,5.24±0.65)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有留守经历新生中,父母一方外出组生存理由所有因子得分均高于父母皆外出组,其中家庭凝聚力和自我接纳因子得分(5.18±0.67,5.21±0.66;5.06±0.67,5.10±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留守开始年龄中,13~18岁期间开始留守组自杀恐惧、家庭凝聚力、同伴接纳、生存理由总分均最高(F值分别为3.953,5.980,3.638,5.747,P值均0.05)。在与父母联系频次方面,与父母联系1~2次/周的留守新生组自杀恐惧、家庭凝聚力、生存理由总分均最高(F值分别为5.954,15.566,11.373,P值均0.05)。方差分析发现,与父母联系频次对生存理由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5.950,P0.01)。结论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的生存理由比非留守大学新生差。留守经历对大学新生生存理由影响的更多原因是情感沟通。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and related factors of survival experience of college freshmen left behi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utch act. Methods using the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the Guangzhou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all 3133 freshman college students for this new basic situation questionnaire and adolescent life left behind reason scale test in September 23, 2014. The results have left behind experience freshmen reason to live scores and family cohesion, peer acceptance, self acceptance score (4.94 + 0.56,5.12 + 0.67,4.84 + 0.69,5.16 + 0.65) than the non left behind experience of college freshmen (5 + 0.57,5.22 + 0.66,4.92 + 0.71,5.24 + 0.65) is low,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The left home students. One of the parents go out for all the group survival factor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e parents are migrant groups, including family cohesion and self acceptance factor score (5.18 + 0. 67,5.21 + 0.66; 5.06 + 0.67,5.10 + 0.6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In the age left behind, left behind group began to fear during the age of 13~18 Dutch act, family cohesion, peer acceptance, survival reasons were the highest score (F-measure respectively is 3.953,5.980,3.638,5.747, P value was 0.05). With the parents the frequency of contact, contact with their parents 1~2 times a week left behind new group Dutch act of fear, family cohesion scores were the highest, the reasons to live (F-measure respectively 5.954,15.566,11.373, P value was 0.05). The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main effects on the frequency of contact with their parents for survival (F=5.950, P0.01). Conclusion there are left behind experience of college freshmen living reason than the non left behind freshmen. Left behind more reason experiences affect college freshman survival reason is the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学系;
【基金】:2011年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2011TJK331) 2015年广东省级德育创新项目(2015DYZZ032)
【分类号】:G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燕飞;齐可民;;母爱剥夺对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及营养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年03期
2 刘海霞;王玖;林林;胡乃宝;韩春蕾;孙红卫;;高校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况调查[J];中国卫生统计;2015年04期
3 耿艳;敬丹萤;;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4年08期
4 赵蕴晗;陈发展;赵旭东;;父亲缺失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4年02期
5 杨雪岭;冯现刚;崔梓天;;大学生的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年03期
6 董泽松;张大均;;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3年07期
7 徐建财;邓远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经历对男女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差异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0期
8 何冬丽;;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07期
9 邓云龙;熊燕;林云芳;;生存理由量表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3期
10 温义媛;曾建国;;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久波;中国大学生自杀行为流行现况及三因素预警系统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培宁;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2 吴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安全感和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肖梦洁;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社会适应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思妍;中国大学生生存理由的量化与质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5 黄姗;曾留守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及其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蒋凌霞;留守的力量[D];中南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霞;陈虹;;师范院校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J];教育评论;2017年07期
2 张敏婷;赵静波;侯艳飞;赵久波;;某高校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生存理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17年07期
3 曹杏田;伯玲;殷波;;曾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特点[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年07期
4 梁丽;柳军;;团体心理辅导提升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5 潘运;罗叶双;吴兰兰;韩晓红;邹昌浪;;贵州少数民族高中生韧性素质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6 张丽华;曹杏田;;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7 董泽松;魏昌武;兰兴妞;莫璐熙;;桂东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在感恩与学习投入间中介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7年04期
8 张婷;;石河子市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资讯;2017年12期
9 陈飞;黄静;张连生;;基于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大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年04期
10 谢其利;;留守流动经历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宋海静;中职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和社会性支持的相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2 赵付林;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3 张培宁;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4 于洪苏;正念团体对自杀倾向大学生生存理由的干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5 吴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安全感和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6 张演善;心理咨询师法律认知状况的量化与质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7 宋钰;儿童真理之爱的生活体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林云;吴延海;李祥;;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调查分析[J];淮海医药;2014年04期
2 顾思梦;杜文东;王福顺;;不同时段哺乳期母爱剥夺对子代小鼠抑郁行为及脑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年05期
3 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 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年06期
4 谭雪晴;向光富;韦耀阳;李智勇;余爱芹;虞龙珠;杨雪;;农村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3年02期
5 韩晓明;李雪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武华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与人格特征关系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35期
7 姚小燕;;心理弹性理论视阈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陈进;刘思红;陈诚;;哈尼族留守及失学儿童教育现况的调查与研究——以云南元阳县箐口村为例[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温义媛;曾建国;;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2年05期
10 徐贤明;钱胜;;心理韧性对留守儿童品行问题倾向的保护作用机制[J];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君;高中生自杀意念的易感性—应激模型: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庾泳;长沙市区男同性恋人群生存状况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思妍;中国大学生生存理由的量化与质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赵玉倩;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创意自我效能对科学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志庆;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自我妨碍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4 肖飞;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5 毛文娟;高低社交焦虑水平大学生的被洞悉错觉及其对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蒋凌霞;留守的力量[D];中南大学;2012年
7 李凡繁;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抑郁和社交焦虑[D];湖北大学;2012年
8 陈明明;孤儿亚孤儿留守儿童人际信任安全感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春梅;大学生社交焦虑障碍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10 郑玉鹏;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及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霜;如何帮助大学新生克服自卑[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刘凤琴;;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与培养途径[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金春雷;晏超;;社会转型时期大学新生心态偏差的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李桂兰;;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透视[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李凤梅;;浅谈大学新生的失落心理[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S2期
6 岳粮跃;蔡甲新;;大学新生的心理不适及调整[J];新世纪论丛;2006年03期
7 秦莉红;;大学新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调解策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8 谢章明;解登峰;;大学新生生态心理辅导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8年09期
9 惠秋平;齐原;;大学新生的心理不适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杨晓阳;;大学新生如何积极面对新的挑战[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丽;胡英君;;大学新生身心困扰的调查分析及对策[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凤娥;;大学新生适应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胡继红;;2000级大学新生学习心理自测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徐银儿;陈毓麒;;140例大学新生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张玉凤;;大学新生的文化震荡研究——对六名大学新生的个案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潘娜;;2794例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刘博宇;贾玉梅;;综合性大学新生个性特征调查[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8 赵阿勐;刘宣文;;大学新生的移动电话使用对入学后孤独感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杜超;;大学新生负情绪:归因与对策[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胡义秋;彭萍;王祚亮;;对5214名大学新生的心理素质调查及成因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芳;百余名灾区贫困生昆明受资助[N];云南政协报;2008年
2 记者 张茧邋通讯员 张丝雨;请向特困大学新生伸出援手[N];湖南日报;2008年
3 中国矿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项丽娜;大学新生如何适应新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记者 吴彩华 高珊;宁夏筹集732.7万元资助1614名贫困大学新生[N];华兴时报;2006年
5 记者 李敏邋实习生 陈璇;发动社会各界捐助500贫困学生[N];汕头日报;2007年
6 刘麟;菏泽福彩助学工程惠及200名特困大学新生[N];中国社会报;2008年
7 王枫邋唐p,
本文编号:1671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671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