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公共意识培养的逻辑理路
本文选题:青少年 切入点:公共意识 出处:《教育科学》2017年02期
【摘要】:公共意识是人们对于如何在公共领域和公共生活中恰当地行为的一种自觉认识,是富有其内在层次结构的一套公共生活规范意识,是现代公民的基础性品质。培养青少年的公共意识不仅是公民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青少年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由个性人向公共人发展、由个人向公民转化的天然路径。学校应从公共精神引领、公共生活分享和公共文化濡染三维路向促进青少年学生公共意识的生成与发展。
[Abstract]:Public consciousness is a conscious understanding of how people behave properly in the public sphere and public life, and a set of norms of public life with its inherent hierarchy. It is the basic quality of modern citizens. It is not only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civic education to cultivate the public consciousness of young people, but als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ransition of teenagers from natural person to social person, from individual person to public person. The natural path from individual to citizen should be guided by public spirit, shared in public life and infused with public culture to promote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consciousness of young students.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青少年公共精神生发状况及其培育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5YJA880089)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德显;;小学教师教学风格研究[J];教育科学;2016年05期
2 叶飞;;道德教育如何引导公共品格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03期
3 秦菊波;李冬;;当代大学生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双龙;;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7年06期
2 杨淑萍;朱岚;;青少年公共意识培养的逻辑理路[J];教育科学;2017年02期
3 卞桂平;;刍议公共精神的伦理意蕴[J];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01期
4 任连;;高中政治课程与公共精神教育[J];办公室业务;2014年23期
5 张海燕;;大学生公共讨论能力培养的三重分析及增进路径[J];才智;2014年27期
6 黄琴;耿步健;;公共意识培育的理论进路和出路[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7 刘莉;;高职院校公民教育的缺位及路径构建[J];科技通报;2014年05期
8 张亚斌;;当代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探究[J];改革与开放;2014年02期
9 兰奎;;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长效保障机制的思考——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10 骆小济;;90后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现状及培养模式探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德显;陆海霞;魏新岗;;英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主题分析——基于《英国教育社会学杂志》2003-2012年载文的共引分析[J];教育研究;2015年12期
2 李德显;门陆;;中学教师教学风格研究[J];教师教育学报;2015年01期
3 赖丹凤;伍新春;;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教师激励风格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4期
4 吴承龙;;当代中国公民公共精神基本建构维度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张晓辉;李如密;;教学风格的影响因素及其结合机制探析[J];教育学报;2009年06期
6 刘政妍;李贺;;大学生公共精神现状调查分析——以沈阳某大学城为例进行的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3期
7 王水平;熊涛;;论我国公共意识的现代重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陈付龙;;中西公共意识生长的文化路径辨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胡鸣;;日本学校的公共意识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05期
10 杨礼银;朱松峰;;论现代公共意识及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J];江淮论坛;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连信;计算机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与教育对策[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0年02期
2 林小妹;青少年“网德”培养之我见[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刘莲玉;掌握网上育人的主动权——关于湖南省青少年接触和利用网络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学习导报;2001年01期
4 吕杰;相关研究:青少年个性特征、行为与父母养教方式[J];中国青年研究;2001年01期
5 薛景胜,郭秀红;略论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1年02期
6 刘宗荣;网络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影响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2年06期
7 赵淑玲;计算机的应用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与教育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2年08期
8 朱丹;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黎斌,李明;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的信用教育[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沈大光;重视网络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青少年网络不良行为防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马瑜;;网络社交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海;;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区域青少年科学研究院优化运作的实践研究》情报综述[A];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C];2012年
4 尚帅利;;从家庭教育看青少年网络成瘾[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卫红梅;;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6 许世桐;;爱祖国 立大志 求真知 做真人——与青少年朋友谈学陶参与教改[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姚建兰;;科技辅导员有效地开展科技活动对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的作用[A];创新在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汇编[C];2006年
8 王晓刚;杜李琴;;西部地区青少年学生抑郁障碍的现状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梅红祥;唐克祥;宗丽香;;青少年科技教育浅析[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6以科学发展的新视野,努力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论坛论文集[C];2014年
10 吴培超;;青少年游戏成瘾问题研究及其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毛海燕 记者 龚志伟;绵阳质量技监局荣获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称号[N];中国质量报;2006年
2 李领邋刘婷;我市“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正式启动[N];商洛日报;2007年
3 张剑雯;两岸五地青少年关注山西环保[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4 李如一;青少年活动中心:首府孩子成长的乐园[N];伊犁日报(汉);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N];阿坝日报;2007年
6 共青团中卫市委员会 沙曼曼;当前青少年思想状况调查与思考[N];中卫日报;2008年
7 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刘林波;全国青少年车模赛在我市举行[N];深圳商报;2009年
8 记者 柴葳;超九成青少年认为参与公益是责任[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通讯员 吴福全;青少年创新之花绽放羊城[N];大众科技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薛庆元 通讯员 吴琪明 赵忠 时猛;为青少年撑起一片蓝天[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罗春燕;上海市青少年课余屏前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江小小;中国城市儿童青少年闲暇静态行为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孔垂辉;青少年非接触式体型二维测量与评价系统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4 李海燕;上海市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邹志春;上海市青少年体质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与应用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6 张敏;青少年情绪弹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房蕊;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建构与量表研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8 郑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网行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成荫;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看青少年网络沉溺[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2 刘春来;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建华;国家营养监测项目福州监测点儿童青少年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庞振昱;崇安区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马春莹;我国青少年消费观的伦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6 金双英;杭州市青少年出境游学市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7 吴志璇;消费文化语境中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洲;手机网络对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9 罗维;开放体校作为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蒋少晨;四川省青少年业余运动员的培养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695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695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