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社会福利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本文选题:留守儿童 切入点:社会福利 出处:《中国特殊教育》2017年09期
【摘要】:为考察农村留守儿童社会福利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儿童福利供应调查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积极/消极情感问卷,选取6-9年级202名留守儿童和268名非留守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度的认知和对积极情感的体验更低,对消极情感的体验更高,留守儿童对消极情感的体验存在年级差异。(2)留守儿童在资金、照顾性服务和保护性服务方面获得的福利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内部在福利方面存在年级和留守类型的差异。⑶福利提供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各成分显著相关,照顾性服务可以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保护性服务可以负向预测消极情感。这表明通过不同福利提供方式所获取的社会福利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welfa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children's welfare supply questionnaire, life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and positive / negative emotion questionnaire were used.202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268 non-left-behind children in grade 6-9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compared with non-left-behind children, left-behind children had lower cognition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experience of positive emotion, and higher experience of negative emotion, while left-behind children's experience of negative emotion had grade difference.The benefits of care and protective servic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non-left-behind children. The differences of grade and type of welfare among left-behind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Care services can positively predict life satisfaction and positive emotions, while protective services can predict negative feelings.This indicates that social welfare obtained through different welfare provis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社会质量理论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研究”(项目批准号:15CSHJ0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增梅;;刍议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J];考试周刊;2012年80期
2 黄远春;汤枰;吴军;;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才智;2008年22期
3 闵永胜;姚本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年01期
4 张才国;汪丽娜;;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1期
5 杜明翠;刘维璐;刘晶晶;于丽;徐晓悦;;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与策略研究——以湖北省襄樊市为例[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年03期
6 姜霞;;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J];文学教育(中);2010年11期
7 张瑞华;许慧;郑俊英;;8~11岁农村留守儿童失言理解的发展[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闫爱彪;;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4年03期
9 葛晓穗;;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其防治[J];人民论坛;2014年20期
10 佘凌;罗国芬;;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学研究述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景欣;王乾宇;申继亮;;友谊质量、社会问题解决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之间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魏贤玉;朱蔼;朱相华;;心理干预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影响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赵景欣;申继亮;;家庭保护因素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反社会行为[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赵文德;范丽恒;;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的现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白少侠 通讯员 孙力 吴强;“爱心小屋”医治农村留守儿童“心病”[N];人民公安报;2013年
2 记者 李俊奇 靳国庆;留守儿童行为和心理问题突出[N];农民日报;2006年
3 甘州区三闸镇中心学校 陈玉霞;留守儿童心理分析及对策建议[N];张掖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季小网;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2 李婷;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幸福感及其个案干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丁彬彬;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和抑郁的关系:友谊质量的调节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王玲;农村留守儿童希望感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5 龚秀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报告[D];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
6 雷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7 张君玲;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25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725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