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近年来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4-17 14:13

  本文选题:外国教育史研究 + 研究目的 ; 参考:《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08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的进展表现在以下方面:系统反思外国教育史学的本体价值,以更开放的姿态接受多学科的支撑;在建构"整体史观"的同时,进一步尝试走进微观研究;美国教育史研究随着新史料的挖掘,原来鲜少涉及的历史时期与主题开始被重视,一些热门时段与主题也出现了重新解释;职业教育史、教育思想史、学前教育史等主题开始被重视;中世纪大学研究进一步推进,但外国古代教育史研究整体仍较薄弱。在建构新主题研究范式的过程中,外国教育史研究中原有主题间的"壁垒"——制度与思想的两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对立、初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断裂开始消融。未来的外国教育史研究依然要围绕"正确处理‘求真’和‘求用’的关系"、"‘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互补"、"‘外国研究’与‘中国视野’的张力"等问题展开。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foreign educational history has been shown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systematic reflection on the Noumenon value of foreign educational historiography, the acceptance of multidisciplinary support in a more open mann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holistic view of history" at the same time,With the excavation of new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 historical periods and themes rarely involved in American education have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 to, and some popular periods and themes have also been reinterpreted.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the histor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began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while the study of medieval universities was further advanced, but the study of ancient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was still weak as a whole.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new theme research paradigm, the "barriers" between the original themes in the study of foreign educational history, the two points of system and thought, the opposition between academic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break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and higher education began to melt.The futur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foreign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eking truth" and "seeking application", "the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macro research "and" micro research "," the tension between "foreign research" and "Chinese vis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基金】:全国文化名家与“四个一批”人才(中宣干字[2014]35号)自主课题
【分类号】:G40-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国庆,王保星;一部高水平的国家级重点教材——评《外国教育史教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2期

2 张斌贤;全面危机中的外国教育史学科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3 贺国庆;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世纪回顾与断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3期

4 袁利平;新世纪初的外国教育史研究——以2000~2003年我国学者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袁利平;世纪初的外国教育史研究:范域与现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延建林;20世纪初期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概述[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洪明;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反思——基于外国教育史学科著作类出版物的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刘新科;外国教育史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回溯与新世纪瞻望[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2期

9 洪明;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反思——基于外国教育史学科著作类出版物的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2期

10 陈克娥;;在外国教育史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几点做法[J];理论界;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滕大春;;外国教育史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赵卫;岳龙;黄学溥;;关于外国教育史学科的现代化问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诸惠芳;;外国教育史研究成果巡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郭法奇;;关于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几点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李爱萍;单中惠;;二十世纪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回眸[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6 袁利平;;世纪初的外国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7 李爱萍;单中惠;;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争鸣透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李福春;;外国教育史学科在中国的演进与整体性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9 张斌贤;;编写《外国教育史》教材的体会[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10 单中惠;;赵祥麟与外国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郭法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观念与方法:外国教育史研究创新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单中惠;学科发展由“破”而“立”[N];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沈阳师范大学 马立武;尽现世界教育文明的瑰宝[N];中国教育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凤阳;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世纪历程[D];河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63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763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6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