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外显问题行为的发生与表现及成因分析
本文选题:婴儿 + 外显问题行为 ; 参考:《心理科学进展》2017年11期
【摘要】:外显问题行为是指一组表现在外的、反映了儿童对外部环境消极反应的行为。研究表明婴儿最早于8个月时便已出现外显问题行为,且婴儿期这类行为主要表现为愤怒/发脾气、不顺从/反抗、攻击、破坏性、过度活跃、注意力不集中等,其成因可从早期经验因素、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等方面解释。此外,外显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可从差别易感性理论入手,从而为特定气质类型以及携带可塑性基因的婴儿提高了外显问题行为的干预效果。本文在梳理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小结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Abstract]:Explicit problem behavior refers to a group of behaviors that reflect children's negative response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xplicit problematic behavior occurs in infants as early as 8 months, and in infancy such behaviors as anger / tantrum, disobedience / resistance, aggression, destructive, overactive, inattentive, etc. The causes can be explained in terms of early empirical factor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eredity and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the intervention study of explicit problematic behavior can be started from the theory of differential susceptibility, thus improving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explicit problematic behavior for infants with specific temperament types and carrying plastic genes.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above research,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首都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994) 首师大“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科研水平提高定额-交叉科研项目” “青年燕京学者”项目资助
【分类号】:B844.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艳华;;近十年来我国儿童问题行为研究现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徐琴美;徐慧颖;王婷;;高中生问题行为的学生-家长-教师三视角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1期
3 张光珍;梁宗保;陈会昌;张萍;;2~11岁儿童问题行为的稳定性与变化[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2期
4 魏玲;陈岱炜;;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干预对策[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5 伍佳玲;苏虹;何莉;赵科O;常微微;徐志伟;陈明春;孙业桓;;农村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06期
6 岳永华;张光珍;陈会昌;梁宗保;陈欣银;;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年02期
7 陈家胜;陈红香;;儿童问题行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8 陈淑梅;崔美兰;张青;;儿童问题行为论述[J];才智;2011年22期
9 孙煜明;试谈儿童的问题行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10 左其沛;略论过失型问题行为[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富才;;大学生的问题行为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品格研究协作组;;学生的问题行为与品格形成[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3 张莹莹;张文娟;张文新;;儿童中期外化问题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同伴地位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康艳芬;;被收养儿童问题行为在园干预的个案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但菲;王红艳;;幼儿问题行为的分析与矫治—心理学视野下的剖析[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新生;;农村初中“问题行为”学生的心理剖析及转化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7 魏玲;连榕;;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认知与应对方式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纪林芹;张文新;;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发展模式、轨迹与稳定性[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高雯;陈会昌;;父母分歧对7岁儿童问题行为的预测[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喻承甫;张卫;;累积情境风险与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赵绍华;哪些孩子需要心理医生?[N];健康时报;2003年
2 浙江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陈远岭;青少年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N];健康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宋晓琴;初中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纪林芹;儿童攻击、相关问题行为的发展及其家庭相关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何洁;婴儿生气情绪及其对行为发展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9年
4 邢晓沛;父母体罚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与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杨海燕;工读生与普通生父母依恋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的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珠;菲律宾华语教师对华校学生问题行为认知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魏玲;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认知和应对方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蕾;小学阶段外化问题行为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杨慧;问题行为青少年反思自我评价的记忆效应[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妮妮;中学生问题行为现状调查及其受家庭因素影响分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秦家顶;中职生依恋、自尊与问题行为的关系[D];鲁东大学;2016年
7 白璐;农村家庭环境对儿童问题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8 宁祥娟;不良同伴交往与中职生问题行为的关系: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高原;父母教养压力、亲子沟通质量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10 张煜萱;流动初中生家庭功能对问题行为的影响:同一性风格的中介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85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785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