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受艾滋病影响青年的心理弹性与创伤后成长

发布时间:2018-05-05 16:30

  本文选题:心理弹性 + 侵入性反刍 ; 参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年09期


【摘要】:目的:探讨受艾滋病影响青年的心理弹性与创伤后成长(PTG)的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受艾滋病影响的青年群体中发放问卷,最终参与研究的有效被试为209名(自己身体健康,父母一方或双方感染艾滋病毒的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分别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S)、创伤事件反刍量表(ERRI)、自尊问卷(SES)和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探讨心理弹性、反刍、自尊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受艾滋病影响青年的PTGI得分(3.6±0.9);CDRS得分对PTGI得分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直接效应值为0.49);CDRS得分还可以通过自主反刍得分正向预测PTGI得分(中介效应值为0.12),或通过侵入性反刍得分经自主反刍得分正向预测PTGI得分(中介效应值为0.03);SES得分在CDRS得分至侵入性反刍得分的通径上起调节作用,表现为只有低自尊群体的CDRS得分对侵入性反刍得分有预测作用(简单斜率值为0.57),而高自尊群体不存在这种关系(简单斜率值为0.10)。结论:受艾滋病影响青年的心理弹性可以直接作用于PTG,也可以通过反刍的多重中介作用于PTG,低自尊个体还会通过侵入性反刍促进自主反刍,实现创伤后成长。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lience and PTG in youth affected by AIDS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was given to the young people affected by AIDS. The final effective subjects in the study were 209 college students or university graduates who were healthy and had one or both parents infected with HIV.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resilience, ruminant, SESs and PTGI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scale of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ruminant, self-esteem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respectiv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ruminant, self-esteem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was investigated. Results: the PTGI score of AIDS-affected youth was 3.6 卤0.9%, which had direct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PTGI score (the direct effect value was 0.49%). The positive PTGI score could also be predicted by autonomous ruminant score (mediating effect value was 0.12%, or the intermediate effect value was 0.12%). The score of over-invasive ruminant was positively predicted by autonomic ruminant score (the mediating effect value was 0.03) and the score of PTGI played a role in regulating the path from CDRS score to invasive ruminant score. Only the CDRS score of low self-esteem population had predictive effect on invasive ruminant score (simple slope was 0. 57%), but there was no such relationship among high self-esteem population (simple slope was 0. 10%). Conclusion: the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of young people affected by AIDS can act on PTG directly or through multiple mediators of ruminant. Low self-esteem individuals can also promote autonomic ruminant through invasive ruminant to achieve post-traumatic growth.
【作者单位】: 辽宁省儿童青少年健康人格评定与培养协同创新中心;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190015)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增强心理弹性——放得下[J];青海科技;2001年04期

2 王滨;罗伟;;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进展及评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许文英;;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与提升[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4 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5 王小景;;论大学生的心理弹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许书萍;张梦竹;;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弹性的质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2期

7 常保瑞;方建东;;心理弹性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0年01期

8 陈献忠;宋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弹性的调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05期

9 吴世韫;严燕;;大学生心理弹性状况的调查[J];成功(教育);2010年11期

10 席居哲;桑标;左志宏;;心理弹性儿童的压力/逆境认知[J];心理科学;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书萍;徐光兴;;心理弹性研究的科学价值、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许燕平;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彭李;李敏;;不同心理弹性个体对情绪图片刺激的认知偏向[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张佳佳;李敏;;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大学生自主神经反应特点的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周茹;;基于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设计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团体训练[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张莎;唐立;;应激情景下不同心理弹性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滕秀杰;崔丽霞;;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董昒;耿文秀;;团体音乐治疗对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干预[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叶艳;范方;;心理弹性研究中变量定向与个体定向的方法[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董丽娜;陈红;;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综合模型[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舒薇 实习生 江文龙;80、90后需补心理弹性课[N];长沙晚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清俐;心理弹性研究关注人类发展“正能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蔡颖;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6 柳菁;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苏;中学生心理弹性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蔚然;中国成人的心理弹性结构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陶丽娜;高中生依恋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素青;老年人心理弹性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吕良成;大学生感恩、心理弹性、学习投入现状及其关系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7 夏蔷;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熊峗慧;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翠翠;不同心理弹性大学生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10 张志远;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及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48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848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8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