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污名化的班主任:现实困境与身份认同
本文选题:污名化 + 班主任 ; 参考:《基础教育》2017年01期
【摘要】:班主任所遭遇的污名对其自身的专业成长进行了负面的解构,突出表现为破坏性评议、负面性型塑、强制性施压以及结构性偏见等。这种解构来源于当代社会的信任危机以及学校教育的不良现象。因而深入探讨班主任所遭遇的污名化现象具有深刻的教育学意义。班主任走出污名化误区,理应从行为自律、专业自觉以及关系自为中重塑班主任身份。
[Abstract]:The stigma of the head teacher has made negative deconstruction of his own professional growth, especially in the form of destructive evaluation, negative molding, mandatory pressure and structural prejudice. This deconstruction comes from the crisis of trust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the bad phenomenon of school education. Therefore, it is of profound pedagogical significance to probe into the stigmatization of class teachers. The teacher in charge of class should rebuild his status from self-discipline,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and relationship.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吉林省高中教师教育信念状况研究”(项目编号:2014BS55)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卓越班主任的核心素养及其生成机理研究”(项目编号:ZD16006)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项目“卓越中学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及其培育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5JSJY006)
【分类号】:G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运昌;;高度警惕留守儿童的污名化——基于系列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呼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32期
2 张乐;童星;;污名化:对突发事件后果的一种深度解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3 管健;李强;;污名研究与多维层次表征模型的扩展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4 胡荣;林本;;影响公民对污名对象态度的诸因素分析[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5 崔岐恩;张晓霞;;网络媒体与教师污名化现象解析[J];传媒观察;2010年08期
6 唐建忠;姜凤华;;“污名化”标签——留守儿童不能承受之痛[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7 张妍;冯健;;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市民对农民工群体污名化现象解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8 陈川;江侃;;中小学生的污名化与“减负”[J];成功(教育);2013年18期
9 甘满堂;赵越;;“差生”:外来工子弟正在被“污名化”——对公办学校外来工子弟学生形象的实证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闻羽;;从社会心理探析近代上海苏北人的污名化[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管健;;污名研究: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檀杏;冯丹;雷雳;;青少年上网污名化与其“网络成瘾”的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省内乡县 袁浩;莫因负面个案而“污名化”教师队伍[N];人民政协报;2014年
2 傅淞巍;莫将“大妈”污名化[N];辽宁日报;2014年
3 主持人 封寿炎 (本报见习记者) 嘉 宾 潘天舒(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社会恐惧的背后是什么[N];解放日报;2009年
4 ;“污名化”的普遍化[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5 鬼今;人言可畏[N];经济观察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车辉;不要把“污水”泼向留守儿童[N];工人日报;2010年
7 媒体从业人员 邝海炎;从知识社会学角度看“公知污名化”[N];中国经营报;2013年
8 王眉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网络舆论的“污名化”效应与“多数的暴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戎国强;李某某不能用污名化手段脱罪[N];济南日报;2013年
10 李扬;警惕把“工作需要”污名化[N];新华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璇;污名化与去污名化[D];上海大学;2015年
2 张超伦;规训和控制视野下的广场舞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3 胡坤宁;媒介社会学视角下的农民工污名化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4 周楚怡;网络新闻报道中“中国大妈”媒介形象的污名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5 赵小帅;新闻报道中“弱者”的正当性与“强者”的污名化建构[D];重庆大学;2016年
6 梁云鹏;中国大妈的网络污名化现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7 黄睿;网络传播中的污名化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8 陈金;污名化衍生的法律困境及解决机制探索[D];宁夏大学;2013年
9 伍婧;女大学生群体的大众媒介污名化现象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杨洪芹;断裂社会化及其修复[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12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912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