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关照下的教师专业学习发展的探究

发布时间:2018-06-16 06:11

  本文选题:自组织 + 专业学习 ; 参考:《中国成人教育》2017年14期


【摘要】:随着"自组织"体系认知的不断深化,自组织理论已然成为了各类学科应用与反思的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对于教师专业学习来说,如何应用"自组织"理论服务于教师专业学习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基于此,本文在探究自组织理论与教师专业学习中内在关联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教师专业学习中自组织理论在特征与功用,并提出自主组织理论在教师专业学习发生的条件与应用策略性内容。研究认为,自组织中开放理念是教师专业学习的前提,自组织对话交流是教师专业学习的关键,协同竞争是教师专业学习中自组织发挥的动力,网络互动意识则是自组织在教育专业学习促进中的重要体现。因此,为了更大程度上的发挥自组织在教师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功用,对以上诸多因素的关注是极为必要的。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cognition of self-organization system,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has become a new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reflection of various disciplines.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how to apply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to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that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put forward the condition and application strategic content of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theory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The study holds that the concept of openness in self-organization is the premis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that self-organizing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 is the key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that collaborative competition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self-organization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Network interaction consciousness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self-organization in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major learning. Therefore,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self-orga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above factors.
【作者单位】: 呼伦贝尔学院法学院;
【分类号】:G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冷波;;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教学设计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年35期

2 王洪录,赵丽萍;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学习者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3 秦万山;;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教育理解及其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17期

4 蒋雅俊;;自组织理论视野中的课程经验[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07期

5 吴玉平;张伟平;;以自组织理论审视协商教学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2013年10期

6 钱丹洁;张伟平;;略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自组织理论的视角[J];教育导刊;2012年10期

7 吴钢;用自组织理论指导学校教育评价系统的运作[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8 李大勇;周淑红;王鑫;;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李卫东;;教学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张书维;张灵聪;;从自组织理论看学习自我控制[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时龙;;把握分析学情是改进教学和促进学习的基础[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下)[C];2012年

2 卢智敏;;论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马建为;;网络媒体下的学习[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4 张应国;;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几点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谢晓芳;;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周之良;;研究学习科学,改善学习状况[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7 付巧英;;浅论任务型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8 陈宁;;一种学习心理模型的理论构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李荐;;友善用脑——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学习科学的新发展[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10 张娜;;国内外学习投入及其学校影响因素研究综述[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北师范大学 李瑾瑜;校长:如何引领和促进教师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 龚春燕;实施新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N];中国教育报;2013年

3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网院运管中心副主任 刘涛;移动学习成为员工培训新趋势[N];中国邮政报;2014年

4 张春(作者单位:广西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做学习型公民 不断提升人的素质[N];广西日报;2003年

5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金美福;学习的道德和道德地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北师大二附中 王元华;学习的三重境界[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许建华;学习流引擎 教育服务竞风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李亚杰;学习: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石[N];光明日报;2007年

9 陈志远;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孙厚高;学习心理辅导刻不容缓[N];连云港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亦宁;本科生深层学习过程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2 马相春;基于大数据的初中数学智慧学习系统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3 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丽萍;自适应学习系统中学习者模型与教学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5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毛齐明;教师有效学习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安全;一个西部县农村教师结构五十年的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俞宏毓;教师发展指导者工作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马艳芬;教师教育发展困境的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崔国富;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教育的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丽萍;自组织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再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双生;教育虚拟社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转变的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3 夏涛;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兰翠;M00C学习平台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孙航;农民工随迁子女学习生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左扬扬;碎片化时代下企业微课程设计与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冯丰;教育管理视角下的高中生学习倦怠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8 毛蕊;基于情境创设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代晨阳;基于信息技术的问题解决型地理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房耿聿;美国终身学习法研究及启示[D];山西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25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025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f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