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现状及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18-09-16 21:01
【摘要】:一直以来,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因政策导向及现实需求而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理念的梳理,明确提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遵循"机会均等—投入均等—产出均等—受益均等"的动态发展过程。结合义务教育发展非均衡的现状及前人对义务教育非均衡的制度解释,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所引致的地方政府间竞争会压缩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空间,而晋升机制以及城镇化的推进进一步将有限的财政投入倾斜在能够创造更多经济增长的城市上来,从而加剧义务教育城乡非均衡。因此,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改善晋升机制,促进激励相容,有效推进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Abstract]:All alo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policy orientation and realistic needs. By combing the idea of urban and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equilibriu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urban and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balance follows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qual opportunity, equal input, equal output and equal benefit".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the system explanation of the non-equilibrium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by predecessor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caused by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will reduce the financial input spac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promotion mechanism and the promotion of urbanization further tilt the limited financial investment to the cities that can create more economic growth, thus exacerbating the urban and rural imbalanc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refore,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by rationally dividing the central and local financial authority and expenditure responsibility, improving the promotion mechanism, promoting the compatibility of incentives, and effectively promoting urbanization.
【作者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133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17317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5CJY07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M602723)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JD2014ZD07) 云南财经大学科研基金引进人才项目(YC2015D14)
【分类号】:G5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焕庆,王淑华;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对策[J];经济论坛;2004年06期

2 李锦顺;断裂与和谐:财政视野中的城乡义务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06期

3 蔡拔平;左晓荣;;简论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断裂及弥合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08期

4 王焕清;;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保障问题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俞云峰;;教育券: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路[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12期

6 桂丽;;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分析与对策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11期

7 王贤;;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述评[J];教育导刊;2008年08期

8 施勇;甘红圣;蔡福生;;和谐社会构建下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熊承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世纪行;2008年02期

10 瞿瑛;;本世纪初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志海;史忠泮;;整合教育资源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吴桥县学区建设工作调查[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2 尹超;王飞;;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公共政策审视[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3 彭淑颖;谢元态;汪世君;;现阶段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公平性分析[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马佳宏;彭慧;;偏差与平衡:城乡义务教育财力资源配置问题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梁秀清;张万朋;;财政转移支付是灵丹妙药吗?——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财政转移支付作用的思考[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吴强;白旭卉;;北京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A];城乡一体化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2首都论坛文集[C];2012年

7 任楠楠;;时代召唤:构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基于江西省城乡中小学685份学生问卷调查[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崔盛;;从教育经费投入上统筹城乡义务教育[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马萍;蔡文伯;;新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刍议[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杨毛才让;;对促进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思考——以合作市义务教育发展为例[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贺林平邋李刚;城乡义务教育都将免费[N];人民日报;2007年

2 高伟;今春我市逐步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生杂费[N];烟台日报;2007年

3 全国政协委员 周宜开;城乡义务教育要均衡发展[N];人民日报;2008年

4 金鑫;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9年

5 记者 李晓燕;银川市政协关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N];华兴时报;2010年

6 记者 黄颖;加快启动第二轮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N];成都日报;2011年

7 记者 黄颖 周波;高位均衡 优质发展 建全国一流水平的城乡义务教育[N];成都日报;2012年

8 记者 于洪全;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全免费[N];大连日报;2012年

9 记者 刘显仁 卢文洁 曹苏宁;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广州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陶婧;加快我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南昌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波;新义务教育制度下的城乡义务教育公正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燕;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李祖辉;重庆市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问题探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瑞;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过程公平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冯振家;城乡义务教育的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赵笑蕾;政府在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中的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司丙亮;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投资差异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8 郭晓明;云南省城乡义务教育差异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孙靖;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曹健;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44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244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9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