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信息化示范区校特征分析:智慧教育发展的视角
[Abstract]: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s a process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towards wisdom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chool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wisdom education. The researchers collected and sorted out the data of 35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demonstration areas and 54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demonstration schools, and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through expert evaluation method and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wisdom classroom are three characteristics. It i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reg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has a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regional per capita GDP and regional per capita education investment, and has a certain correlation with local public financial income and regional population inflow. More than 30% of the schools have become the pioneers of wisdom education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and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reative wisdom classroom betwee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schools in the creative space, wisdom laboratory and group cooperation. Most demonstration proofreading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centered on learning material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school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we can clearly se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wisdom education at present: wisdom classroom supports precise teaching more and more; the fine division of labor of intelligent teachers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campus management is more dedicated to fine culture.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锦争;新时期大学生心态特征分析[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童曼,车今知,周海咏;广东某高职学校学生地域心理与个性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3期
3 张恩德;;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内涵诠释与特征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08期
4 邓晖;论网络环境下的学生特征分析系统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5 张玲;;高职英语结合多媒体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J];神州;2014年18期
6 喻爱军,陶海生;海南省中学骨干教师个性特征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4期
7 董云耀;李笑;;基于网络的学生特征分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陈丹;杨萌;李蒲;;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现状及特征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3年01期
9 ;我国建国50年教育发展对比简表[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10 靖国平;;一部探索教育发展的创新之作——评《教育发展》[J];教育与经济;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力;;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及其趋势[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张翼;;教育发展与制度选择:一种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崔盛;;经济危机背景下的教育发展[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谈松华;;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制度供给——教育发展的制度背景探析[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罗建波;王玉华;;非洲葡语国家的教育发展[A];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丛书第四辑——亚非葡语国家发展研究[C];2006年
6 杨齐福;;清末民初新教育发展缺失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黄晓娟;;培育中国杰出教育家的思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刘志军;王振存;刘子科;;城乡协调优质特色教育发展示范区的建设与思考[A];基础教育区域性发展的理论视野与实践模式学术研讨会会议资料[C];2012年
9 邢登成;;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管理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10 庞锦艳;;实施科教兴垦战略 推动教改的发展——巨浪牧场教育发展初探[A];黑龙江省首届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分会场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构建和谐农场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波涛;教师为凉山州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N];凉山日报(汉);2014年
2 王秀萍;太原确定“十一五”教育发展总体目标[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3 武汉大学法学院 王信川;教育发展权在保护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王信川;保障教育发展权 促进人全面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丁永勋;满意度下降显示:教育发展患寡更患不均[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李寿禄;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N];陇南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陈慧;灌南“三个优先”促教育发展[N];连云港日报;2010年
8 本报通讯员 徐云松;创新,,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N];江苏教育报;2012年
9 本报评论员;坚持“两个服务”推动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2年
10 记者 李欣瑶;我省多措并举促进教育发展[N];甘肃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林芳;教育发展机制论[D];复旦大学;2005年
2 单春艳;俄罗斯教育发展对其国家竞争力影响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3 周惊涛;海洋史视野下明清闽台区域的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D];厦门大学;2008年
4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生芳;教育发展的权力与利益逻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戎天美;我国教育发展对贫困变动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涂冬波;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殷有敢;论教育发展的向善性[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5 彭文君;全球化时代我国乡土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段晓丹;论我国教育发展的伦理价值取向[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7 马圆圆;我国城乡和区域间普通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经济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8 孙希;长三角城市教育发展差异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9 严雪梅;教育发展的伦理审视[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南国成;延边州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调查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73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473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