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胜任力的教学评价转向
[Abstract]:Teacher competence is a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 of individual factors needed for teachers to complete teaching effectively. Teaching evaluation is based on teacher competence as the premis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two complement each other. Based on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competence, there is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monness and individuality in its value orientati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echnology and art in the form of content,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ifferentiation and alienation in the functional mechanism. The existence of contradiction is not only the motive force of teaching reform, but also the shackle of evaluation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ly on value guidance to realize the "life" orientation of evaluation cogni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multi-subject adjustment and evaluation form to multi-subject, multi-carrier and multi-level, and seek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support to promote the evaluation function to turn to the competenc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rive to cooperate with teachers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petence, give full play to the limitation of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avoid the failure of change.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2016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教研组长胜任力水平研究与建构”(SWU1609223)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G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辛继湘;;教学技术理性的审美超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06期
2 彭彦铭;郭志平;李正中;;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3 何玉海;夏人青;;论教学质量评价的两个根本性转变[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02期
4 李子华;;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评价取向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12期
5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钢;丁聪;;上海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评价与思考[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7年03期
2 赵佳丽;;基于教师胜任力的教学评价转向[J];教学与管理;2017年16期
3 李妍;张新立;;男幼师团队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7年06期
4 周爱明;;课堂情境对学生听力培养影响分析[J];文理导航(下旬);2017年05期
5 蔡静;田友谊;;教师权力视角下师生关系的反思与回归[J];当代教育科学;2017年05期
6 招秀芬;;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构建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J];新课程(小学);2017年05期
7 张春国;;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年05期
8 聂金甜;;“和易以思”与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的生命课堂[J];明日风尚;2017年10期
9 张华;;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促进学生精神成长[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年05期
10 殷学明;姜晶;;生成性教学改革得失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丽平;刘卿;;综合评价高校教师岗位胜任力的方法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2 曾玲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培养初探[J];心理科学;2007年04期
3 林立杰;高俊山;裴利芳;;高校知识工作者胜任力要素与个人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7年02期
4 王卫红,张旭;教师心理素质状况调查与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劳凯声;重新界定学校的功能[J];教育研究;2000年08期
6 查有梁;判定教师素质的三种检测方法[J];中小学管理;1998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振波,郗东林;对当前中小学教学评价机制的几点反思[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王凤,刘勇;论现代教学评价的功能与特点[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丁月娥;;关于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20期
4 廖小琼;;通过教学评价促进对学生的再认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年05期
5 王建国;;做好教学评价 提高教学水平[J];内江科技;2006年04期
6 赖莉辉;;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评价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3期
7 叶立新;;案例教学评价理论与方法探析[J];北方经贸;2008年07期
8 唐峰;;中职物理教学评价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滕星;论教学评价的规律和原则[J];教育科学;1989年01期
10 杜小平;丁哲学;;试论教学评价的目标导向原则[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冬梅;;实施教学双向评价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朴雪;刘家勋;吴昌明;;关于构建双发展教学评价理论体系的探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冯海波;杨国庆;蔡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体育术科教学评价量表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4 雒建江;;议教学评价促和谐语文教学[A];2014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5 付志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之我见[A];2013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沙莉;;家长参与《科学》学科教学评价[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胡思远;;浅谈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A];2013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严育洪;教学评价应恰到“好”处[N];江苏教育报;2009年
2 张金怀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教研室;教学评价应真诚[N];中国教师报;2009年
3 泰州实验中学 殷丽萍;教学评价三部曲[N];学知报;2010年
4 夏兴春;教学评价——教学工作的催化剂[N];黔西南日报;2010年
5 江苏省常州市青龙中学 吴爱军 查一明;正确进行教学评价[N];中国体育报;2008年
6 湖南省特级教师;教学评价:要多元,不要单一[N];张家界日报;2012年
7 陈红燕;让音乐教学评价焕发活力[N];音乐周报;2005年
8 荀代玲;教学评价中怎样使用“对”与“不对”[N];黔西南日报;2011年
9 海安县教育局教科室 陈萍;有效考试:教学评价的应然选择[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湖北省公安县倪家塔小学 谢正明邋张治年;课堂成本应纳入教学评价指标[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淑慧;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歆;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郑丽生;Apriori改进算法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D];华侨大学;2015年
3 苏柏灵;基于教学学术理论的高校教学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敏雪;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孙玉涵;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书法教学评价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6年
6 刘婉姿;高校多主体教学评价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年
7 郭兴;教学评价模型优化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东北大学;2015年
8 张苗玲;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评价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
9 张媛媛;重庆市普通高中选修课程Ⅱ弹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蒋荣萍;高校教学评价技术的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78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478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