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基于远程同步互动课堂下的师生情感互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5 09:00
【摘要】:本文以罗杰斯的情感教育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西米诺夫(Siminov.P.V)的情绪认知---信息理论为指导,结合远程同步互动课堂的特点,阐释在远程同步互动课堂下师生情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鉴于此,以厦门市A中学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及师生作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访谈及课堂实录为手段,分析参与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师生情感互动的态度。最后,基于厦门市A中学远程同步互动课堂的应用现状和实践结果,提出优化远程同步互动课堂下师生情感互动的实施策略,更好地有效管理远程同步互动课堂。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的深入研究,以罗杰斯的情感教育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西米诺夫(Siminov.P.V)的情绪认知---信息理论为三大理论基础,为本论文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依据。第二章,远程同步互动课堂的师生情感互动概述。叙述远程同步互动课堂的概念、情感、互动及师生情感互动等概念和特点,根据罗杰斯的情感教育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西米诺夫(Siminov.P.V)的情绪认知-信息理论进行阐述,确定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师生情感互动的内容,并对其做深入分析。第三章,厦门市A中学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师生情感互动现状调查与分析。对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师生情感互动的问卷调查方案进行了介绍与说明。包括调查对象、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情况方面。第四章,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师生情感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使用自编问卷,调查师生参与情感互动的态度。以厦门市A中学师生情感互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远程同步互动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五章,远程同步互动课堂下的师生情感互动的实施策略。简述厦门市A中学远程同步互动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互动的现状,依据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实施策略。
【图文】:

远程同步,教学模式,学习者


彼此深入对方内心情感世界,从而达成共识并融合以提高课堂效率。(二)学习者与学习者互动根据图1可知学习者交互包括中心校学生的互动和中心校学生与教学点学生的互动,两个互动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面对面,而后者是跨越两地距离,通过大屏幕进行交流互动。前者的互动可以进行过程互动,例如合作、讨论、探究等,而后者的互动更多的是讨论成果的分享,例如对问题的讨论成果,发表观点,作品分享等。学习者相互互动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但是由于远程同步互动课堂的特点,中心校学生与教学点学生空间距离很大,,所以两者的互动存在着“看得见摸不着”的实施困难,必须考虑到两地学生的文化差异,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异等因素,所以只有消除这些阻碍,学习者相互的沟通交流才更高效
【学位授予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印蕾;谢竞贤;;网络英语教学中情感缺失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4年24期

2 唐伟志;;远程教育中的情感缺失应对策略探析——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视角[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年02期

3 魏刃佳;丁亦U

本文编号:2565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565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2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