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中学生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18 10:00
【摘要】:20世纪末,在积极心理学新思潮的兴起与发展下,心理韧性也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的重要领域。心理韧性指个体在面对来自生活中的挫折、不幸或其它负性事件仍能良好适应,是个体心理对外界压力、打击的一种“反弹能力”。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每天要承受来自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因此,拥有一定水平的心理韧性对于缓冲应激源,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使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小五人格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78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中学生心理韧性、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总体来看,中学生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适应良好。(2)中学生心理韧性总分在性别、独生子女、年级、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与人际协助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目标专注上存在显著的独生子女及生源地差异;在积极认知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3)在人格特质的宜人性与开放性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人格特质的开放性维度上存在显著的独生子女及生源地差异;在人格特质的外向性、谨慎性、开放性与情绪性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4)应对方式在性别、独生子女及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积极应对方式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5)心理韧性与人格特质各维度以及两种应对方式在总体上均呈显著相关,与人格特质中的情绪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心理韧性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人格特质中的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情绪性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人格特质中的外向性、开放性、情绪性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谨慎性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6)高中低心理韧性组在人格特质与两种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7)人格特质中的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谨慎性显著正向预测心理韧性,情绪性显著负向预测心理韧性,积极应对方式显著正向预测心理韧性,消极应对方式显著负向预测心理韧性。结论:积极应对方式在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与心理韧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消极应对方式在外向性、谨慎性、情绪性与心理韧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4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慧芳;郭永玉;;大学生个人奋斗、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3期

2 许丽遐;段学红;肖杨;;挖掘大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 提升主观幸福感[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欧阳九根;董飞;梁一灵;;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网络依赖的关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37期

4 ;教师需具备哪些人格特质[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5年02期

5 王美芳;儿童人格特质概念的研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6 陈少华;刘文兴;宋立娜;;大学生人格特质与手机短信的相关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7 吴俊华;张进辅;范会勇;;师范大学本科生人格特质和职业兴趣关系初探[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年01期

8 王佳宁;;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12期

9 王馨竹;;高中生人格特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10 李逸龙;韩旭东;王青;;浅谈贫困大学生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J];成功(教育);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瑾;修代明;陈春辉;刘斌;蒋挺;董奇;;BDNF基因Val66Met多态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分析[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苏永华;方华;;企业领导者人格特质量表的编制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许华山;;癌症高危人格特质的初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郝坚;苏彦捷;;儿童对两维度人格特质的理解[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支愧云;陈永进;;青少年危险行为及其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贾春娟;;汉语人格特质词的加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王宇中;;以目标人群为描述对象的人格特质词汇学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梁习文;;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的人格特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中卷)[C];2012年

9 刘勇;姜梦;陈健芷;;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手机依赖特点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郑馨瑜;刘兴华;卢珊;;正念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中;创业者适合的人格特质[N];山西科技报;2003年

2 东方晓;对邪教痴迷者人格特质的分析[N];大众科技报;2009年

3 东方晓;对邪教痴迷者人格特质的分析[N];大众科技报;2009年

4 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 陈午晴;权威人格奴役中国人精神[N];北京科技报;2005年

5 东方晓;对邪教痴迷者人格特质的分析[N];大众科技报;2009年

6 编译/刘洁;人的性格是不变的吗[N];北京科技报;2004年

7 通讯员 梁玉生;“伯乐”课程受欢迎[N];中国人事报;2006年

8 北京纽瀚斯心理事业发展中心心理咨询顾问 吴强;让情绪“定时”发泄[N];健康时报;2008年

9 ;与你的假面具说Byebye[N];中国贸易报;2004年

10 陈怡;管理上级有学问[N];市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敖特根其其格;蒙古国牧民人格特质及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2 王佳佳;社交网络用户人格特质挖掘及其在个性化推荐领域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3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广新;组织情境下管理者人格特质和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陈少华;不同认知任务中人格特质对信息加工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晓旭;中学生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年

2 杨涛;人际关系取向(IR)人格特质的ERP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维江;不同类型笑话对高、低攻击人格特质大学生外显攻击宣泄作用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杨敏;人格特质对在线问答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张晓琳;工程项目经理人格特质与项目绩效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陶百平;精神分裂症中人格特质与色彩偏好的关联[D];浙江大学;2015年

7 刘广武;警察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吴辉良;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及其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黄治移;融入音乐子人格特质和社交网络行为分析的音乐推荐方法[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10 程青;高校优秀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80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580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f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