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创造的教学论意义与教学对科学创造的素质关怀
发布时间:2020-10-16 19:43
科学无疑拥有自己永恒的内在本质,但是,科学也在历史地演替着;它在自身发展的逻辑与社会要求的交汇点上找到了新的生长点,不断地塑造着新的科学形象。新的科学形象的树立也意味着科学总体范式的变革,科学在主导着现代文明,重构着文明秩序,直接关涉到国家的生产力与竞争力。教育的角色在此背景下需要重新阐释,“智力资本”的价值得以承认,年轻一代的生产力量与竞争力量开始倍受关注。课程与教学范式的转变是以此为契机的。 对科学创造所蕴含的教学论意义的探求是本文的主题之一。首先,科学创造为教学提供课程资源。科学创造作为一种知识的原创性生产,加上它强大的论证力量与预见能力,使得每一次的科学革命都会引发教科书的重写。一些原汁原味的科学著作更是为进入该领域的年轻一代规定着某种研究范式。这样,科学创造就浮现出一种课程论意义。其次,基于科学创造活动与教学活动都是高情感与高智慧的化合,科学创造为教学提供认知借鉴与情感激励。在认知心理诸要素中,观察一直是作为科学创造中的一种显性因素,曾一度被认为是科学创造的起点。想象与直觉能进入科学创造领域,并发挥着重要作用,说明科学创造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理性过程。同样,教学作为一种理性活动,并不意味着它就绝对排斥非理性因素。关于思维,则是要求在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之间保持一种必要张力。科学创造中有强烈的情感表露,特别是当一个深具感召力的科学领域开始敞开的时候,或者当一种新思想被证实的光明时刻,尤为如此。再次,科学创造与教学的整合态的建构,其结果会形成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对科学教育。在这一模式中,教学可能是作为科学创造的一个事件,或者科学创造作为一种教学行为方式。这是这一整合态的两个视角。 教学应形成未来科学创造的主体什么样的素质结构?这是本文的又一主题,这涉及到教学对科学创造的素质关怀,也是教学对时代的一种回应。科学上确实不存在某种恒久不变的真理,科学在某种程 度上是依靠人的批判理性而实现持续增长的。所以,批判性思维应进 入学生的素质结构中,并且它还具有完善人格的意义。合作品质与社 会责任感的培养已成为新时代学校教育的两个现代性命题,这也可以 从科学创造的历史中找到判据。在同一范式中共同工作的群体被称为 “科学共同体”,合作性是其主要特征。同时,科学在成为人类福扯 的因素之时,也带来了许多苦涩的负效应;科学的社会效应与价值因 素应成为教学所面临的新课题。优秀的课堂精神文化要求做到科学文 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融通与统一构建,在科技理性的培植成为现代教 学的中心视界的同时,人文理性的回归也成为了现代教学的一个新视 点。一种优秀的课堂精神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特质,它的培育要求教师 承担起精神领袖的角色。精神领袖是一种拥有人格魅力与科学精神的 “精神贵族”。 利一学创造与教学实践之间不能划界太鲜明,它们之间应保持某种 张力关系,教学应从与科学创造的交流中获得启示,科学创造也在接 受着教学的关怀。这具有特殊的意义。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1
【中图分类】:G42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引言:现代教学的中心视界
二、 科学创造的教学论意义
(一) 科学创造为教学提供课程资源
(二) 科学创造为教学提供认知借鉴
(三) 科学创造为教学提供情感激励
(四) 科学创造与教学的整合态
三、 现代教学对科学创造的素质关怀
(一) 、 现代教学应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二) 现代教学应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通与共建
(三) 现代教学应突出学生合作品质的塑造
(四) 现代教学应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五) 现代教学应切实培植一种优秀的课堂精神文化
四、 结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3690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1
【中图分类】:G42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引言:现代教学的中心视界
二、 科学创造的教学论意义
(一) 科学创造为教学提供课程资源
(二) 科学创造为教学提供认知借鉴
(三) 科学创造为教学提供情感激励
(四) 科学创造与教学的整合态
三、 现代教学对科学创造的素质关怀
(一) 、 现代教学应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二) 现代教学应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通与共建
(三) 现代教学应突出学生合作品质的塑造
(四) 现代教学应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五) 现代教学应切实培植一种优秀的课堂精神文化
四、 结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楚廷;文理渗透与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5期
2 岳晓东;批判思维的形成与培养:西方现代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0年08期
3 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发展性教学实验室研究报告之二[J];学科教育;2000年02期
4 V.萨多维尼奇,蒋凯;大学与社会——兼述莫斯科大学的经验[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年06期
5 曹天予,曹南燕,范岱年;科学和哲学中的后现代性[J];哲学研究;2000年02期
本文编号:2843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843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