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设计教育MOOC平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9 12:39
移动互联网的MOOC教学模式,成为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是随时随地促进知识传播、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载体,它借助移动互联网,拓宽优质教育资源的传播范围,促进社会教育资源的公平均衡发展。在短短几年内,MOOC已经席卷全球众多高校和学科领域,但在设计教育领域发展相对滞后。不仅设计教育MOOC的来源、分类和课程数量整体偏少,而且鲜有设计教育MOOC平台。本文作为实验性的设计实践课题,对设计教育领域的MOOC模式展开了应用性研究,论证了设计教育MOOC平台的意义和作用,阐述了设计教育MOOC平台建设的方法;实践了设计教育MOOC平台的移动端设计,初步构建了一种适应时代和教育变革的设计教育MOOC平台发展模式,期望对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和未来设计类MOOC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MOOC的起源与发展
中学习者完成一门课的百分比 图 1-3 MOOC 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教 MOOC 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笔者对未来“MOOC”之路作出如OOC 是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最先进形式,是在的标志,自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第二,MOOC 与传统高校值得探索,“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有可能成为未来高等教(见图 1-3),2015 年教育部也出台政策,提出采取“高校主会参与”的方式。第三,MOOC 结合职业教育,2015 年国外布的 MOOC 中国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报告(见图 1-4),通过,结果表明在职人员获得了更高的切实收益,近几年 MOOC结合异常火热,人们更愿意为职业教育付费,这可能成为 M破点。
图 1-2 调查中学习者完成一门课的百分比 图 1-3 MOOC 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教学模式基于 MOOC 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笔者对未来“MOOC”之路作出如下展望:第一,MOOC 是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最先进形式,是在线教育 2时代到来的标志,自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第二,MOOC 与传统高校课堂的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MOOC发展为契机 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J]. 瞿振元. 中国高教研究. 2014(06)
[2]MOOC对我国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J]. 刘继斌,赵晓宇,黄纪军,刘培国.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3(04)
[3]高校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刘艳萍,刘明生.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3(11)
博士论文
[1]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研究[D]. 吴屹.中国美术学院 2011
硕士论文
[1]大数据时代下的艺术专业实践平台研究[D]. 余飞.湖北工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89581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MOOC的起源与发展
中学习者完成一门课的百分比 图 1-3 MOOC 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教 MOOC 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笔者对未来“MOOC”之路作出如OOC 是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最先进形式,是在的标志,自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第二,MOOC 与传统高校值得探索,“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有可能成为未来高等教(见图 1-3),2015 年教育部也出台政策,提出采取“高校主会参与”的方式。第三,MOOC 结合职业教育,2015 年国外布的 MOOC 中国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报告(见图 1-4),通过,结果表明在职人员获得了更高的切实收益,近几年 MOOC结合异常火热,人们更愿意为职业教育付费,这可能成为 M破点。
图 1-2 调查中学习者完成一门课的百分比 图 1-3 MOOC 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教学模式基于 MOOC 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笔者对未来“MOOC”之路作出如下展望:第一,MOOC 是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最先进形式,是在线教育 2时代到来的标志,自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第二,MOOC 与传统高校课堂的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MOOC发展为契机 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J]. 瞿振元. 中国高教研究. 2014(06)
[2]MOOC对我国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J]. 刘继斌,赵晓宇,黄纪军,刘培国.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3(04)
[3]高校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刘艳萍,刘明生.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3(11)
博士论文
[1]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研究[D]. 吴屹.中国美术学院 2011
硕士论文
[1]大数据时代下的艺术专业实践平台研究[D]. 余飞.湖北工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89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089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