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道德教育道德性的回归与建构
发布时间:2021-06-11 14:22
学校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主体间系统的价值指导学习,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但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普遍存在道德性缺失的问题,一方面原因在于缺乏对道德教育本体道德性的认识,使得学校德育的本体道德性处于迷失的状态;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道德教育规范道德性的缺失,即学校德育实践过程中道德性的失落。文章从本体和规范两个维度反思,回归学校道德教育的本体道德性,建构学校道德教育的规范道德性,有利于整体提高学校德育的道德性。
【文章来源】: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8,20(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学校道德教育道德性的内涵与维度
(一) 学校道德教育道德性的内涵
1. 学校道德教育的本质
2. 学校道德教育道德性的内涵
(二) 学校道德教育道德性的维度
1. 伦理与道德的博弈
2. 道德性维度的划分
二、学校道德教育道德性的应然期许和实然现状
(一) 学校道德教育道德性的应然期许
(二) 学校道德教育道德性的实然现状
三、学校道德教育本体道德性的回归
(一) 学校道德教育合理利己价值观念的回归
(二) 学校道德教育以人为本目的价值取向的回归
(三) 学校道德教育“价值理性”的回归
四、学校道德教育规范道德性的建构
(一) 确立研究型德育范式
(二) 建构师生的主体间性关系
(三) 运用对话式德育方法
(四) 实施道德教育多元智能评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德教育”与“道德的教育”[J]. 吴先伍.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3)
[2]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J]. 叶澜. 课程·教材·教法. 2013(05)
[3]道德教育主客体关系辨析[J]. 冯芸. 齐鲁学刊. 2013(01)
[4]道德教育的现实选择:从灌输走向对话[J]. 孙峰,李欢.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5]“道德”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J]. 陆有铨. 中国德育. 2008(10)
[6]道德教育语境中的道德对话[J]. 刘志山,李卫英. 中国德育. 2008(03)
[7]教育:主体间的指导学习——学习化社会的教育本质新概念[J]. 郝文武. 教育研究. 2002(03)
[8]研究性(探究性)学习为德育开辟了新天地——上海市中小学研究(探究)性德育活动巡礼[J]. 杨成林. 思想·理论·教育. 2002(01)
[9]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根本[J]. 檀传宝. 全球教育展望. 2001(06)
[10]论后现代主义观照的教育主体现代化[J]. 熊川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04)
本文编号:3224705
【文章来源】: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8,20(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学校道德教育道德性的内涵与维度
(一) 学校道德教育道德性的内涵
1. 学校道德教育的本质
2. 学校道德教育道德性的内涵
(二) 学校道德教育道德性的维度
1. 伦理与道德的博弈
2. 道德性维度的划分
二、学校道德教育道德性的应然期许和实然现状
(一) 学校道德教育道德性的应然期许
(二) 学校道德教育道德性的实然现状
三、学校道德教育本体道德性的回归
(一) 学校道德教育合理利己价值观念的回归
(二) 学校道德教育以人为本目的价值取向的回归
(三) 学校道德教育“价值理性”的回归
四、学校道德教育规范道德性的建构
(一) 确立研究型德育范式
(二) 建构师生的主体间性关系
(三) 运用对话式德育方法
(四) 实施道德教育多元智能评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德教育”与“道德的教育”[J]. 吴先伍.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3)
[2]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J]. 叶澜. 课程·教材·教法. 2013(05)
[3]道德教育主客体关系辨析[J]. 冯芸. 齐鲁学刊. 2013(01)
[4]道德教育的现实选择:从灌输走向对话[J]. 孙峰,李欢.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5]“道德”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J]. 陆有铨. 中国德育. 2008(10)
[6]道德教育语境中的道德对话[J]. 刘志山,李卫英. 中国德育. 2008(03)
[7]教育:主体间的指导学习——学习化社会的教育本质新概念[J]. 郝文武. 教育研究. 2002(03)
[8]研究性(探究性)学习为德育开辟了新天地——上海市中小学研究(探究)性德育活动巡礼[J]. 杨成林. 思想·理论·教育. 2002(01)
[9]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根本[J]. 檀传宝. 全球教育展望. 2001(06)
[10]论后现代主义观照的教育主体现代化[J]. 熊川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04)
本文编号:3224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224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