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课程的和谐美新探:生命美学的观点
发布时间:2021-07-18 14:28
本文主要从生命美学的观点出发,结合我国课程美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对课程审美化的本质内涵,课程审美化的特性以及一种课程审美形态——课程和谐美的本质及其建构问题加以了探讨。生命美学是社会发展和美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走向,它以人的生命为本体视域,认为生命是美得以发生的规定性内涵,美发生在人的生命活力得以激发和实现的过程之中。课程所表征和实现的是人的学习生命,所以在生命美学看来,课程之美根源于人的学习生命,课程审美化的实质就是学习生命活力得以激发和对象化实现并产生愉悦之情的过程。具有审美取向的课程基本特性有生命的整体性、体验性、理想性、个体性、学习性及愉悦性。和谐美是课程审美化的一种最终走向,实质上就是通过美化课程各要素以及优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学习生命活力的顺畅激发和无障碍实现,以实现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社会文化的交融同一而建构起的一种课程审美形态。课程和谐美需要从教师、学生、课程内容和环境四个共时态课程要素的审美化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美、教师与内容的和谐美、教师与环境的和谐美、学生与内容的和谐美、学生与环境的和谐美和内容与环境的和谐美等六种共时态课程要素之间关系的审美化来进行建构。
【文章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引言
第一章 真、善、美:课程建构发展的三种取向分析
一、 课程之真
二、 课程之善
三、 课程之美
四、 课程之美的地位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章 课程审美化的实质及特征:生命美学的观点
一、 生命美学的生成历程及基本观点
二、 课程审美化的实质及特征:生命美学的观点
第三章 课程和谐美:生命美学视野中之课程审美形态一元
一、 已有的课程和谐美的研究
二、 生命美学视野中课程和谐美的实质涵义
(一) 生命美学视野中的和谐美
(二) 生命美学视野中课程和谐美的实质涵义
三、 生命美学视野中课程和谐美的建构
(一) 教师、学生、课程内容和环境的审美化
(二) 教师、学生、课程内容和环境四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美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教学环境的实质与类型新探:文化哲学的分析[J]. 黄甫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5)
[2]和谐教育论[J]. 苏富忠.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3]“和谐”——审美教育的理想[J]. 李慧玲.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03)
[4]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 叶澜. 教育研究. 2002(05)
[5]从“科学认识论”到“生活认识论”——论教学的认识论基础的转换[J]. 周建平.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01)
[6]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 林君芬,余胜泉. 现代教育技术. 2001(01)
[7]关于教学工作中师生关系改革的思考[J]. 王本陆. 课程.教材.教法. 2000(05)
[8]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 黄甫全. 课程.教材.教法. 2000(05)
[9]论和谐与和谐发展教育(上)[J]. 陈孝彬. 中小学管理. 1999(01)
[10]“和谐、活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教育学刊. 1998(05)
本文编号:3289759
【文章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引言
第一章 真、善、美:课程建构发展的三种取向分析
一、 课程之真
二、 课程之善
三、 课程之美
四、 课程之美的地位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章 课程审美化的实质及特征:生命美学的观点
一、 生命美学的生成历程及基本观点
二、 课程审美化的实质及特征:生命美学的观点
第三章 课程和谐美:生命美学视野中之课程审美形态一元
一、 已有的课程和谐美的研究
二、 生命美学视野中课程和谐美的实质涵义
(一) 生命美学视野中的和谐美
(二) 生命美学视野中课程和谐美的实质涵义
三、 生命美学视野中课程和谐美的建构
(一) 教师、学生、课程内容和环境的审美化
(二) 教师、学生、课程内容和环境四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美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教学环境的实质与类型新探:文化哲学的分析[J]. 黄甫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5)
[2]和谐教育论[J]. 苏富忠.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3]“和谐”——审美教育的理想[J]. 李慧玲.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03)
[4]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 叶澜. 教育研究. 2002(05)
[5]从“科学认识论”到“生活认识论”——论教学的认识论基础的转换[J]. 周建平.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01)
[6]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 林君芬,余胜泉. 现代教育技术. 2001(01)
[7]关于教学工作中师生关系改革的思考[J]. 王本陆. 课程.教材.教法. 2000(05)
[8]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 黄甫全. 课程.教材.教法. 2000(05)
[9]论和谐与和谐发展教育(上)[J]. 陈孝彬. 中小学管理. 1999(01)
[10]“和谐、活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教育学刊. 1998(05)
本文编号:3289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289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