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我国教育目的实现的主要原因
发布时间:2021-07-19 23:29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在我国教育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常认为它“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但是,理论上的重视与实践中的背离同时存在。因此,对教育目的实现机制的探讨与教育目的的规定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 影响国家教育目的实现的因素比较多,既有外部的社会因素,又有教育系统自身的内部因素。此外,还应该包括一些教育目的理论自身的因素。本文将其归纳为“教育目的”概念内涵的变异、制定过程中的非科学化、内容规定上的不现实性和国家教育目的在具体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必然背离等四个方面。 “教育目的”概念内涵的变异主要是探讨“教育目的”的本质属性,尤其是探讨教育目的应然主体的涵盖范围。通过与现行教育目的所属主体的差异对比,揭示出这种变异所带来的后果;对制定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主要是总结所应遵循的制定原则,以加强国家教育目的制定中的科学性。这些都是影响国家教育目的实现的必要条件。对内容方面的分析主要是探讨国家教育目的的可实现性和承担主体(学校)的能力界限。对具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旨在揭示国家教育目的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变异的必然性,但变异的量却取决于前几种因素。这两方面所存在的...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一) 逻辑推论
(二) 教育现实
二 已有的相关研究
(一) 关于概念的表述
(二) 关于全面发展
(三) 关于影响教育目的实现的原因
三 本文的研究取向与思路
(一) 研究取向
(二) 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 影响我国教育目的实现的主要原因
一 概念内涵的变异
(一) 教育目的的内涵
1 、 目的的内涵
2 、 教育的分类与参与主体
3 、 教育目的的内涵
(二) 我国教育目的内涵的变异
(三) 西方教育目的内涵的变异
二 制定程序上的原因
(一) 制定国家教育目的所应遵循的原则
(二) 我国教育目的制定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1 、 制定过程的非学术性
2 、 价值取向的工具性
3 、 理论基础的非教育性
三 内容上的原因
(一)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二) 我国教育目的的现实针对性
1 、 马克思所提到的“全面发展的人”
2 、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有没有现实针对性
3 、 我国教育目的更多地来源于人本位思想
(三) 学校能否承担得起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
1 、 教师的榜样作用值得怀疑
2 、 对角色的认定使得品德具有非真实性
3 、 家庭对儿童的私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 、 影响儿童品德发展渠道的多样化,削弱了学校所能发挥的作用
四 具体化过程中的原因
(一) 对国家教育目的具体化过程的两种划分
1 、 静态的教育目的具体化过程
2 、 动态的教育目的具体化过程
(二) 具体化过程中国家教育目的发生变异的原因
1 、 影响各教育目的主体形成教育目的的因素
2 、 因影响因素不同而导致的必然变异
第二部分 建议
一 客观定位国家教育目的
(一) 国家不是教育目的的当然主体
(二) 不能将国家教育目的神圣化
二 加强制定国家教育目的的科学化
(一) 充分认识国家教育目的的阶段性
1 、 国家教育目的的阶段性
2 、 例证
(二) 考虑公众对国家教育目的的认可程度
三 正确理解学校教育所能承担的责任
(一) 学校教育不可能承担培养孩子的全部责任
(二) 学校德育应侧重于公德教育
四 注重对教师的教育目的教育
(一) 注意考虑教师对国家教育目的的认同
1 、 培养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
2 、 建立根据国家教育目的对教师的教学成效进行评定的机制
(二) 从便于教学的角度对人的素质进行新的理解
1 、 已有素质划分的不足之处
2 、 根据加涅理论进行的素质划分
结语
附录1 Aims and Ideal of Education
附录2 《某教师》
附录3 香港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的
附录4 各类学习的条件
主要参考资料
本文编号:3291649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一) 逻辑推论
(二) 教育现实
二 已有的相关研究
(一) 关于概念的表述
(二) 关于全面发展
(三) 关于影响教育目的实现的原因
三 本文的研究取向与思路
(一) 研究取向
(二) 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 影响我国教育目的实现的主要原因
一 概念内涵的变异
(一) 教育目的的内涵
1 、 目的的内涵
2 、 教育的分类与参与主体
3 、 教育目的的内涵
(二) 我国教育目的内涵的变异
(三) 西方教育目的内涵的变异
二 制定程序上的原因
(一) 制定国家教育目的所应遵循的原则
(二) 我国教育目的制定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1 、 制定过程的非学术性
2 、 价值取向的工具性
3 、 理论基础的非教育性
三 内容上的原因
(一)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二) 我国教育目的的现实针对性
1 、 马克思所提到的“全面发展的人”
2 、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有没有现实针对性
3 、 我国教育目的更多地来源于人本位思想
(三) 学校能否承担得起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
1 、 教师的榜样作用值得怀疑
2 、 对角色的认定使得品德具有非真实性
3 、 家庭对儿童的私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 、 影响儿童品德发展渠道的多样化,削弱了学校所能发挥的作用
四 具体化过程中的原因
(一) 对国家教育目的具体化过程的两种划分
1 、 静态的教育目的具体化过程
2 、 动态的教育目的具体化过程
(二) 具体化过程中国家教育目的发生变异的原因
1 、 影响各教育目的主体形成教育目的的因素
2 、 因影响因素不同而导致的必然变异
第二部分 建议
一 客观定位国家教育目的
(一) 国家不是教育目的的当然主体
(二) 不能将国家教育目的神圣化
二 加强制定国家教育目的的科学化
(一) 充分认识国家教育目的的阶段性
1 、 国家教育目的的阶段性
2 、 例证
(二) 考虑公众对国家教育目的的认可程度
三 正确理解学校教育所能承担的责任
(一) 学校教育不可能承担培养孩子的全部责任
(二) 学校德育应侧重于公德教育
四 注重对教师的教育目的教育
(一) 注意考虑教师对国家教育目的的认同
1 、 培养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
2 、 建立根据国家教育目的对教师的教学成效进行评定的机制
(二) 从便于教学的角度对人的素质进行新的理解
1 、 已有素质划分的不足之处
2 、 根据加涅理论进行的素质划分
结语
附录1 Aims and Ideal of Education
附录2 《某教师》
附录3 香港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的
附录4 各类学习的条件
主要参考资料
本文编号:3291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291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