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林业机械课程教学中虚拟仿真技术的创新应用

发布时间:2021-11-18 09:01
  林业机械不仅是笔者所在学校机械类的特色课程,也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重点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林业作业装备实物庞大且安全性不高,传统的林业机械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以理论讲授为主,在课堂无法展示实物,导致学生不能尽快掌握其结构原理。针对该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打通理论与实践的沟通瓶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培养出的学生满足林业装备行业个性化的人才需求。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8,(12)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林业机械课程教学中虚拟仿真技术的创新应用


挖坑机设备介绍界面

界面图,挖坑机,界面


·140·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模块,如图2所示。视角正在围绕设备进行360°的自动旋转观察。点击屏幕右下方的“自动旋转”开关可开启或关闭视角的自动旋转。图2挖坑机结构展示界面根据屏幕右侧“高亮”和“透明”开关的勾选情况,将鼠标移动到设备上某些可交互的结构处会出现高亮或透明效果,图3为选择透明的效果图。图3挖坑机透明显示效果图按下鼠标左键,屏幕左下方会出现该设备结构的展示小窗口,屏幕右侧也会出现这些设备结构的文字介绍框。部分设备结构的文字介绍框中会出现播放按钮,点击这些按钮可以播放其工作动画,再次点击按钮可暂停播放动画,如图4所示。图4挖坑机文字介绍框图点击屏幕右上方的“实验模拟”按钮即可进入实验模拟模块。屏幕左下方是设备主要结构的展示小窗口,屏幕右下方是设备的交互参数面板和参数的介绍,如图5所示。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可以进行360°自由旋转视角;滚动鼠标中键,控制与设备的距离,控制视野范围;拖动交互参数面板上的透明度滑动条,可调节设备主要结构的透明度,以观察到其内部结构的工作;点击交互参数面板上的“启动加速”“挖掘”和“加速停止”可播放挖坑机各工作状态的动画,动画效果随着下方参数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图6为挖坑机工作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效果图。不同参数下的实验模拟效果应接近真实。这些参数包括钻头直径和螺旋升角,通过改变不同参数,利用动画显示其抛泥的过程。显示效果需要根据不同的参数达到不同的显示效果,与真实效果接近,实验数据由真实实验数据提供。图5挖坑机实验模拟界面图6挖坑机实验模拟效果图四、结束语本文从林业机械课程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虚拟仿真技术在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结合虚拟仿真实验制作及课程教学实践,?

效果图,挖坑机,透明显示,效果图


·140·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模块,如图2所示。视角正在围绕设备进行360°的自动旋转观察。点击屏幕右下方的“自动旋转”开关可开启或关闭视角的自动旋转。图2挖坑机结构展示界面根据屏幕右侧“高亮”和“透明”开关的勾选情况,将鼠标移动到设备上某些可交互的结构处会出现高亮或透明效果,图3为选择透明的效果图。图3挖坑机透明显示效果图按下鼠标左键,屏幕左下方会出现该设备结构的展示小窗口,屏幕右侧也会出现这些设备结构的文字介绍框。部分设备结构的文字介绍框中会出现播放按钮,点击这些按钮可以播放其工作动画,再次点击按钮可暂停播放动画,如图4所示。图4挖坑机文字介绍框图点击屏幕右上方的“实验模拟”按钮即可进入实验模拟模块。屏幕左下方是设备主要结构的展示小窗口,屏幕右下方是设备的交互参数面板和参数的介绍,如图5所示。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可以进行360°自由旋转视角;滚动鼠标中键,控制与设备的距离,控制视野范围;拖动交互参数面板上的透明度滑动条,可调节设备主要结构的透明度,以观察到其内部结构的工作;点击交互参数面板上的“启动加速”“挖掘”和“加速停止”可播放挖坑机各工作状态的动画,动画效果随着下方参数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图6为挖坑机工作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效果图。不同参数下的实验模拟效果应接近真实。这些参数包括钻头直径和螺旋升角,通过改变不同参数,利用动画显示其抛泥的过程。显示效果需要根据不同的参数达到不同的显示效果,与真实效果接近,实验数据由真实实验数据提供。图5挖坑机实验模拟界面图6挖坑机实验模拟效果图四、结束语本文从林业机械课程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虚拟仿真技术在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结合虚拟仿真实验制作及课程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虚拟仿真技术在农业机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李润声,林卫国,王树才.  农业工程. 2015(03)
[2]国外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现状与发展[J]. 王卫国,胡今鸿,刘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05)
[3]虚拟仿真技术在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蔡卫国.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08)



本文编号:3502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502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a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